四时赶山记 第102节
有个白日里提着绣球灯的小姑娘路过,本都走过去了,又硬是扯着她娘亲的袖子转回来。
“你方才要的糖葫芦就吃了两个,你爹这一路光捡你剩饭了。”
妇人说罢,一旁汉子乐道:“我捡我闺女的剩饭不是应该的,都捡了好几年了,正月里头,年还没过完呢,想吃什么就买。”
霍凌心道又有生意了,果然一家三口近前,问罢价钱,要了两个馅饼。
颜祺注意到那小姑娘提的花灯很漂亮,不免多看了两眼。
花灯在夜里点了灯才好看,本身是纸糊的,沾了水都会坏,肯让孩子大白天拎出门到处跑,足见这家是惯孩子的。
“你喜欢那个?”
人走远了,他正用筷子挑着馅,东想西想,冷不丁听到霍凌问自己,反应过来后道:“你是说那个灯?”
“我看你一直盯着,你要是喜欢,我也去给你买一个,现下肯定还有卖的。”
“要那个做什么,咱们也用不上,摆在家里落灰,拎出门招人笑。”
颜祺赶紧道:“你可别花这个钱,不如留着,以后给孩子买。”
霍凌没接茬,而是问道:“你小时候,有没有花灯玩儿?”
颜祺诚实道:“没有,这东西只有过节的时候卖,价钱还不便宜。”
他转而道:“不过都到现在的年岁了,确实不会再惦记,我知咱们现在买得起,但何不留着,以后买给孩子。”
“那等咱们有孩子了,我给你俩一人买一个。”
霍凌见颜祺确实不是想要但为了省钱而忍着的模样,释然道。
颜祺笑了笑,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肚子,过了三个月,摸着已经有些隆起,脱下衣服时更明显。
“好,那我就和这个小家伙儿一起等着了。”
近两个时辰过去,让颜祺挂心许久的肖明明和林长岁总算回来,肖明明走到近前还没说话,先给颜祺看空了的篮子,后者惊喜道:“全都卖掉了?”
肖明明腼腆一笑,细说道:“怕卖得不好,今天就做了三十个,起先人家一问是黄米包子,都不知是个什么,我俩就掰开一个放在那里,有问的就给人看。后来想着,只看也不行,照样没人知道滋味,便想办法分成几瓣给人尝,这般让人吃了十个去,余下二十个倒是都卖了,还有人问明天能不能买得到。”
十个黄米包子,要是卖的话能卖二十五文,本钱也得有个十文上下,全给人白吃了,想来确实心疼,但若不这样,想把一个没人听说过的东西卖出去也是很难的。
霍凌在旁听罢后说道:“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做生意的人,哪个也不是一上来就能赚钱的,这才头一日,撇去给人尝的,剩下的就都能卖掉,往后肯定越来越好。”
肖明明点头道:“我也这么跟长岁说,慢慢来,以前在家,除却卖卖绣品,成日一个子也不挣,这遭往外走,哪怕挣个五文、十文,一个月下来也不少呢,还比绣花轻省。”
何况真算起来,卖了二十个,到手五十文,纯利能有个三十文。
日后哪怕一天只卖二十个,日子都足够有盼头了。
霍凌让他们两口子等一等,晚些一道赶车回去。
午时前后,馅饼卖完,林长岁还非要请霍凌和颜祺吃午食。
“你们今天头一天做生意,怎就急着把钱往外撒?”
霍凌和颜祺都不肯去,霍凌道:“赶牛车回家也快,到家吃不都一样。”
肖明明却道:“你俩是我们家的贵人,要不是霍大哥当初提点长岁,打死我们也想不到卖吃食这条道,如今事情成了,怎能不谢?贵重的东西,我俩也的确掏不出,一顿饭却还是能请得起,霍大哥,小祺哥,你们就当卖我们个面子。”
颜祺忍不住道:“你现在怎这么会说话了,说得我都接不上茬。”
肖明明莞尔,“兴许是今天叫卖了一天,惹得我开窍了,最早我还不敢开嗓,后来一想,谁和钱过不去?再者说,谁认识我是谁。”
颜祺都接不上茬,林长岁更是插不上嘴,在旁边急得直转,就差直接上手拉着霍凌走了。
见此,霍凌也松口道:“那就去吃一顿,就当庆贺咱们今天开张大吉。”
“对对,大吉!”
林长岁竖起拇指。
霍凌笑道:“你看,长岁说话都利索了。”
林长岁挠挠头,跟着乐:“我,我也……叫卖,多练,练。”
“是,多练练说不定就好了,你没事就说话,对着人说,对着墙说。”
霍凌鼓励他两句,林长岁本还有点起怯,听霍凌说完,是彻底没有了。
他想到今天卖包子的时候,有阵子一下好几个人围上来要尝,还有问价钱的,挑刺说包子大小不一样的。
夫郎顾不过来,他也帮着说了话,那会儿好像也没有发现他是个结巴,又或者发现了,压根也不在意。
卖包子和种地、做杂工不一样,不能只闷头做事。
他打起精神,决定从今天开始练说话,不然以后生了孩子,容易把孩子也教成个小结巴。
第99章 小侄儿(补更)
二月初一, 龙抬头前一日,在别的地方是春耕伊始,而在关外, 雪季未过, 树杈子上都还是光秃秃的, 田地里一片荒芜,连根野草都不冒。
前一日霍凌特地洗了个澡, 早起换上新衣裳,请出家里的一尊山神牌,在院子里搭了个供桌。
早食的时辰刚过去,赵家兄弟便提着拜师礼来了, 爹娘也跟在后面。
“老叔,你咋也来了, 这地上还有冰呢,再滑倒摔着。”
霍峰迈出一步去扶人, 赵老爹笑道:“我来看看, 来看看。”
供桌上除了香烛,还有一坛子酒、一碟子冻柿子充当供果,另还有一尾蒸好的鱼、一块四四方方的熟肉。
赵家给的拜师礼则是一条冻猪肉、一包盐、一口袋白面, 可以说是把能想到的最好的东西拿来了。
霍凌接过,转手递给颜祺。
霍英把窗户推开半扇,和叶素萍一起往外看, 还问道:“娘,小叔他们在干啥?”
“拜师, 你寅生叔和辰生叔,要拜你小叔当师父,上山赶山。”
小孩子忘性大, 这话前两日还跟她讲过,转过头又忘了,不过一经提醒,还是想了起来。
霍英托着下巴,趴在窗台上,“小叔好厉害,还能给人当师父。”
“那可是,你小叔是咱们村数一数二有出息的人了。”
院里的拜师流程已走到给山神敬香,霍凌先拜了三拜,将线香插入香炉,随即唤赵寅生和赵辰生上前。
这是他俩第一次见到山神牌,生怕做错什么,全程都大气不敢出,恨不得连霍凌先抬哪只脚都记住。
拜完山神,颜祺上前抱起酒坛,倒了三碗酒。
一碗由霍凌敬神酹地,另外两碗则分别由赵家两兄弟敬给霍凌。
关内拜师都是敬茶的,但关外不产茶,这里天寒,大多数人都好酒,因而一向是以酒代茶。
不过也有人喝不了酒,像是颜祺,他身为霍凌夫郎,赵寅生和赵辰生拜了霍凌当师父,也该敬他这个师母,用不得酒,就用一盏子糖水代替了,总归要有个改口的过场。
屋里的霍英看得张大嘴巴,扭头问她娘,“娘,我以后也能拜师么?”
叶素萍笑道:“你不是要去学堂念书?到时也要这么拜夫子的。”
“夫子也拜山神么?”
叶素萍摇头,“夫子不拜山神,你春树哥不是给你讲过,读书人都是拜孔子的。”
“孔子是谁,怎么和夫子的名字这么像,他们是一家人么?”
霍英嘀嘀咕咕,摇头道:“听不懂,听不懂。”
叶素萍也说不出孔子是谁,她照样只知道这么个名字,好在外面的事情结束,人已开始往屋里走,霍英跑出去,把刚刚的疑问抛诸脑后。
——
没到进山的时节,霍凌这个新上任的师父能教的东西有限,暂且只每天卖完馅饼后到家,把人叫过来,发两把弹弓,对着地上的草靶子练准头。
弹弓用好了,在山里可以示警,也可防身。
这之外,再讲些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
赵寅生和赵辰生没有不耐烦,在霍凌这里练完,回家也继续练,过了十日左右,已经算是掌握些窍门,不会指东打西。
这说明两兄弟起码不笨,将来教别的,想来也学得容易,对此霍凌很是欣慰。
如此到了二月中,叶素萍肚里的孩子已是足月,不知哪天就会发动。
因为觉得日子到了,孩子迟迟不肯出来,霍峰为此提前请来马胡子的媳妇,让她帮着瞧瞧。
马家媳妇接生过几十次,来了后摸了摸叶素萍的肚子,又把汉子都打发出去,半晌后将人重新唤回来道:“左不过这两三日了,过了三日再没动静,就得找我家那口子来,开一剂汤药催一催。”
叶素萍生霍英时可没这档事,不由问:“孩子不会有事吧?”
马家媳妇道:“不会,有些孩子就是沉得住气,只要不过我说的时日,不会出差错。”
接下来不仅霍峰和叶素萍提心吊胆,霍凌和颜祺也同样。
“只听说过孩子早产的,不知还有过了时候不愿出来的。”
颜祺摸着肚子,满面愁容。
“希望我肚子里这个是乖巧的,别早也别晚。”
“现在想那些还太早了。”
霍凌给他端碗水,问他喝不喝,小哥儿摇摇头。
于是霍凌蘸了点滴在桌上的水,用手指搓了搓颜祺的眉心。
被他搓过后的眉心凉凉的,颜祺闭了闭眼,再度睁开,那股忧心的感觉好似散了些。
他决定听霍凌的,少想那些有的没的。
好在叶素萍没有到要喝汤药催生那一步,马家媳妇来过的第二天晚上,正是各家熄灯上炕的时辰,她忽而喊回出去倒洗脚水的霍峰,说要生了。
霍峰直接连盆都给扔了,套上牛车就往麻儿村赶。
霍凌则先把家里的狗都拴好,免得吓着人,接着跑去相熟的几家,敲门请各家生养过的妇人和夫郎来帮忙。
在生孩子的大事面前,没人会嫌夜里出门麻烦。
马家媳妇到的时候,屋里已有好几人在,颜祺有孕在身,连烧水都用不上他,便把被眼前阵仗吓得不轻的霍英领进屋慢慢哄。
霍凌则在东屋门前陪着霍峰。
“你方才要的糖葫芦就吃了两个,你爹这一路光捡你剩饭了。”
妇人说罢,一旁汉子乐道:“我捡我闺女的剩饭不是应该的,都捡了好几年了,正月里头,年还没过完呢,想吃什么就买。”
霍凌心道又有生意了,果然一家三口近前,问罢价钱,要了两个馅饼。
颜祺注意到那小姑娘提的花灯很漂亮,不免多看了两眼。
花灯在夜里点了灯才好看,本身是纸糊的,沾了水都会坏,肯让孩子大白天拎出门到处跑,足见这家是惯孩子的。
“你喜欢那个?”
人走远了,他正用筷子挑着馅,东想西想,冷不丁听到霍凌问自己,反应过来后道:“你是说那个灯?”
“我看你一直盯着,你要是喜欢,我也去给你买一个,现下肯定还有卖的。”
“要那个做什么,咱们也用不上,摆在家里落灰,拎出门招人笑。”
颜祺赶紧道:“你可别花这个钱,不如留着,以后给孩子买。”
霍凌没接茬,而是问道:“你小时候,有没有花灯玩儿?”
颜祺诚实道:“没有,这东西只有过节的时候卖,价钱还不便宜。”
他转而道:“不过都到现在的年岁了,确实不会再惦记,我知咱们现在买得起,但何不留着,以后买给孩子。”
“那等咱们有孩子了,我给你俩一人买一个。”
霍凌见颜祺确实不是想要但为了省钱而忍着的模样,释然道。
颜祺笑了笑,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肚子,过了三个月,摸着已经有些隆起,脱下衣服时更明显。
“好,那我就和这个小家伙儿一起等着了。”
近两个时辰过去,让颜祺挂心许久的肖明明和林长岁总算回来,肖明明走到近前还没说话,先给颜祺看空了的篮子,后者惊喜道:“全都卖掉了?”
肖明明腼腆一笑,细说道:“怕卖得不好,今天就做了三十个,起先人家一问是黄米包子,都不知是个什么,我俩就掰开一个放在那里,有问的就给人看。后来想着,只看也不行,照样没人知道滋味,便想办法分成几瓣给人尝,这般让人吃了十个去,余下二十个倒是都卖了,还有人问明天能不能买得到。”
十个黄米包子,要是卖的话能卖二十五文,本钱也得有个十文上下,全给人白吃了,想来确实心疼,但若不这样,想把一个没人听说过的东西卖出去也是很难的。
霍凌在旁听罢后说道:“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做生意的人,哪个也不是一上来就能赚钱的,这才头一日,撇去给人尝的,剩下的就都能卖掉,往后肯定越来越好。”
肖明明点头道:“我也这么跟长岁说,慢慢来,以前在家,除却卖卖绣品,成日一个子也不挣,这遭往外走,哪怕挣个五文、十文,一个月下来也不少呢,还比绣花轻省。”
何况真算起来,卖了二十个,到手五十文,纯利能有个三十文。
日后哪怕一天只卖二十个,日子都足够有盼头了。
霍凌让他们两口子等一等,晚些一道赶车回去。
午时前后,馅饼卖完,林长岁还非要请霍凌和颜祺吃午食。
“你们今天头一天做生意,怎就急着把钱往外撒?”
霍凌和颜祺都不肯去,霍凌道:“赶牛车回家也快,到家吃不都一样。”
肖明明却道:“你俩是我们家的贵人,要不是霍大哥当初提点长岁,打死我们也想不到卖吃食这条道,如今事情成了,怎能不谢?贵重的东西,我俩也的确掏不出,一顿饭却还是能请得起,霍大哥,小祺哥,你们就当卖我们个面子。”
颜祺忍不住道:“你现在怎这么会说话了,说得我都接不上茬。”
肖明明莞尔,“兴许是今天叫卖了一天,惹得我开窍了,最早我还不敢开嗓,后来一想,谁和钱过不去?再者说,谁认识我是谁。”
颜祺都接不上茬,林长岁更是插不上嘴,在旁边急得直转,就差直接上手拉着霍凌走了。
见此,霍凌也松口道:“那就去吃一顿,就当庆贺咱们今天开张大吉。”
“对对,大吉!”
林长岁竖起拇指。
霍凌笑道:“你看,长岁说话都利索了。”
林长岁挠挠头,跟着乐:“我,我也……叫卖,多练,练。”
“是,多练练说不定就好了,你没事就说话,对着人说,对着墙说。”
霍凌鼓励他两句,林长岁本还有点起怯,听霍凌说完,是彻底没有了。
他想到今天卖包子的时候,有阵子一下好几个人围上来要尝,还有问价钱的,挑刺说包子大小不一样的。
夫郎顾不过来,他也帮着说了话,那会儿好像也没有发现他是个结巴,又或者发现了,压根也不在意。
卖包子和种地、做杂工不一样,不能只闷头做事。
他打起精神,决定从今天开始练说话,不然以后生了孩子,容易把孩子也教成个小结巴。
第99章 小侄儿(补更)
二月初一, 龙抬头前一日,在别的地方是春耕伊始,而在关外, 雪季未过, 树杈子上都还是光秃秃的, 田地里一片荒芜,连根野草都不冒。
前一日霍凌特地洗了个澡, 早起换上新衣裳,请出家里的一尊山神牌,在院子里搭了个供桌。
早食的时辰刚过去,赵家兄弟便提着拜师礼来了, 爹娘也跟在后面。
“老叔,你咋也来了, 这地上还有冰呢,再滑倒摔着。”
霍峰迈出一步去扶人, 赵老爹笑道:“我来看看, 来看看。”
供桌上除了香烛,还有一坛子酒、一碟子冻柿子充当供果,另还有一尾蒸好的鱼、一块四四方方的熟肉。
赵家给的拜师礼则是一条冻猪肉、一包盐、一口袋白面, 可以说是把能想到的最好的东西拿来了。
霍凌接过,转手递给颜祺。
霍英把窗户推开半扇,和叶素萍一起往外看, 还问道:“娘,小叔他们在干啥?”
“拜师, 你寅生叔和辰生叔,要拜你小叔当师父,上山赶山。”
小孩子忘性大, 这话前两日还跟她讲过,转过头又忘了,不过一经提醒,还是想了起来。
霍英托着下巴,趴在窗台上,“小叔好厉害,还能给人当师父。”
“那可是,你小叔是咱们村数一数二有出息的人了。”
院里的拜师流程已走到给山神敬香,霍凌先拜了三拜,将线香插入香炉,随即唤赵寅生和赵辰生上前。
这是他俩第一次见到山神牌,生怕做错什么,全程都大气不敢出,恨不得连霍凌先抬哪只脚都记住。
拜完山神,颜祺上前抱起酒坛,倒了三碗酒。
一碗由霍凌敬神酹地,另外两碗则分别由赵家两兄弟敬给霍凌。
关内拜师都是敬茶的,但关外不产茶,这里天寒,大多数人都好酒,因而一向是以酒代茶。
不过也有人喝不了酒,像是颜祺,他身为霍凌夫郎,赵寅生和赵辰生拜了霍凌当师父,也该敬他这个师母,用不得酒,就用一盏子糖水代替了,总归要有个改口的过场。
屋里的霍英看得张大嘴巴,扭头问她娘,“娘,我以后也能拜师么?”
叶素萍笑道:“你不是要去学堂念书?到时也要这么拜夫子的。”
“夫子也拜山神么?”
叶素萍摇头,“夫子不拜山神,你春树哥不是给你讲过,读书人都是拜孔子的。”
“孔子是谁,怎么和夫子的名字这么像,他们是一家人么?”
霍英嘀嘀咕咕,摇头道:“听不懂,听不懂。”
叶素萍也说不出孔子是谁,她照样只知道这么个名字,好在外面的事情结束,人已开始往屋里走,霍英跑出去,把刚刚的疑问抛诸脑后。
——
没到进山的时节,霍凌这个新上任的师父能教的东西有限,暂且只每天卖完馅饼后到家,把人叫过来,发两把弹弓,对着地上的草靶子练准头。
弹弓用好了,在山里可以示警,也可防身。
这之外,再讲些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
赵寅生和赵辰生没有不耐烦,在霍凌这里练完,回家也继续练,过了十日左右,已经算是掌握些窍门,不会指东打西。
这说明两兄弟起码不笨,将来教别的,想来也学得容易,对此霍凌很是欣慰。
如此到了二月中,叶素萍肚里的孩子已是足月,不知哪天就会发动。
因为觉得日子到了,孩子迟迟不肯出来,霍峰为此提前请来马胡子的媳妇,让她帮着瞧瞧。
马家媳妇接生过几十次,来了后摸了摸叶素萍的肚子,又把汉子都打发出去,半晌后将人重新唤回来道:“左不过这两三日了,过了三日再没动静,就得找我家那口子来,开一剂汤药催一催。”
叶素萍生霍英时可没这档事,不由问:“孩子不会有事吧?”
马家媳妇道:“不会,有些孩子就是沉得住气,只要不过我说的时日,不会出差错。”
接下来不仅霍峰和叶素萍提心吊胆,霍凌和颜祺也同样。
“只听说过孩子早产的,不知还有过了时候不愿出来的。”
颜祺摸着肚子,满面愁容。
“希望我肚子里这个是乖巧的,别早也别晚。”
“现在想那些还太早了。”
霍凌给他端碗水,问他喝不喝,小哥儿摇摇头。
于是霍凌蘸了点滴在桌上的水,用手指搓了搓颜祺的眉心。
被他搓过后的眉心凉凉的,颜祺闭了闭眼,再度睁开,那股忧心的感觉好似散了些。
他决定听霍凌的,少想那些有的没的。
好在叶素萍没有到要喝汤药催生那一步,马家媳妇来过的第二天晚上,正是各家熄灯上炕的时辰,她忽而喊回出去倒洗脚水的霍峰,说要生了。
霍峰直接连盆都给扔了,套上牛车就往麻儿村赶。
霍凌则先把家里的狗都拴好,免得吓着人,接着跑去相熟的几家,敲门请各家生养过的妇人和夫郎来帮忙。
在生孩子的大事面前,没人会嫌夜里出门麻烦。
马家媳妇到的时候,屋里已有好几人在,颜祺有孕在身,连烧水都用不上他,便把被眼前阵仗吓得不轻的霍英领进屋慢慢哄。
霍凌则在东屋门前陪着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