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 第48节
  等大哥一家子离开,霍凌听小哥儿问自己道:“你觉得如何?”
  霍凌道:“你便是再问一百次,我也要说你做的好吃,就像大哥说的,去集上肯定有赚头。”
  虽说他们只能一个月卖上两回,可要东西好吃,肯定还是有人惦记。
  本就是为了冬日封山时准备的营生,前面只当是试试看,要真是顺利,他想着不若冬日里就不常住山中了,偶尔雪停时上去收拾收拾屋子,巡看一番捕兽的陷阱,看看有没有上货足矣。
  山里夏天里是凉快,相比之下冬天就难捱些。
  要卖馅饼,需置办几样东西,至少得有一个炉、一口锅、一架板车,还要多买些白面回来囤放。
  调馅用的菜是最不着急的,先用家里的,山上山下都种了不少韭菜,割了一茬还有一茬。
  霍凌早有准备,下山装了十五两的银子,颜祺跟着一路,花钱时心里七上八下。
  “这要是生意不好……”
  霍凌捏了捏他的手道:“不要常想那丧气事,想多了反而容易成真,你就想,就算生意真的不如意,或是将来有一天不做了,咱们也不亏什么。”
  他挨个数过去道:“炉子不值多少,铁锅贵是贵,待将来转手卖了也值钱,板车家里本来就用得上,早说想买,一直没买罢了,白面更不必说,咱们自己也要吃的,趁这回与那粮铺多买,还能讲个好价钱。”
  颜祺发现霍凌总有一种说服人的法子,什么事到他面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掰开了揉碎了之后,只觉得什么烦恼都是自寻的。
  霍凌见小哥儿听罢眉眼舒展了些,认真道:“还是那句话,这是咱家的生意,出了什么岔子你我一同解决,不是你一人的错,你只管把馅饼做好,其余都交给我。”
  颜祺垂眸片刻,主动展臂抱了一下霍凌。
  这还是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小哥儿主动投怀送抱,哪怕是个街角的僻静处,并无太多人经过,霍凌却也清楚,以颜祺的性子,定是鼓起勇气才敢做的。
  他回抱一下,旋了个身,将后背留给路人,遮住了矮小些的夫郎。
  如此情形,哪怕有人经过,也只是匆匆瞥一眼就继续走了,霍凌个头高大,一看就是不好惹的,哪个还能专门去触霉头,看看人家站在那里做什么。
  过了许久,颜祺缓缓松手,耳朵已是红透了。
  “咱们接着去粮铺?”
  刚刚他们已订了铁锅,买了现成的炭火炉,余下的板车需去找穆老爹,他那处比镇上便宜,便只剩下面还没买。
  霍凌抬手扶正了小哥儿发髻上有些歪了的鹿骨簪,点头道:“嗯,还是去梁记,他家价钱公道,伙计也好说话。”
  三十斤的白面装了满满一口袋,霍凌直接拎起扛在肩上,给了伙计六钱银。
  加上铁锅和炭炉,已花去十两银了,当然铁锅是最贵的,别的都只是个零头。
  “看看穆老爹那有没有现成的板车,有的话,这些直接放在板车上,推着就能回村。”
  至于铁锅,霍凌打算回家和大哥说一声,让他过几日跑一趟镇上将做好的取回,下次他和颜祺再下山就能直接用上了。
  十几两的本钱花出去,颜祺当晚险些没睡着觉,霍凌“不得不”履行了些为人夫君该做的,将小哥儿的精神耗去泰半,到最后还没擦洗明白就睡熟了。
  ——
  回到山中第二日,颜祺自觉精神一松。
  担心卖馅饼回不了本的忧虑仿佛也暂时远去了,一早便系紧了袖口和裤腿,挂上从马胡子那处新买的药囊,跟着霍凌进山挖天麻。
  “天麻长在土里,外面没有叶子,等它的根戳破土长出来,就是已经半空了,卖也不值钱,有些人欺负外行,也会拿这等天麻以次充好。”
  白龙山里物产太丰,一样一个说法,怪不得赶山客多是家传,要是没有师父领进门,进了山只能当无头苍蝇。
  “没有叶子,那怎么知道土里有天麻?”
  霍凌砍掉一根挡路的斜长的枝条,往常他们多是往阳坡去,今日则是沿着山溪,专去一些阴潮少见光的地方。
  “说不准,就像找棒槌一样,日子久了,你就能在一堆绿叶子里找到棒槌叶,或是看见一片土,总觉得下面该有天麻。”
  霍凌说罢,自己也笑了,“天麻还是比棒槌要多上许多的,他们不喜光不喜热,专挑着潮润阴凉的地方长,只要地方找对了,多半都能挖到。”
  不过天麻喜欢的地方,显然也受另一种山中活物的偏爱。
  离得尚远时,颜祺隐约觉得有一根长长的东西垂在半空,还以为和刚刚路过的哪些地方一样,都是树枝子,等到大个儿仰头大叫,拦在路中间不让他们再向前走,他才反应过来,哪里是树枝,分明是条吊下来的长虫。
  “灰不溜秋的,像是条土球子,比野鸡脖子毒多了。”
  土球子是白龙山里最常见的毒蛇,让它咬上一口,大罗神仙来了也难救。
  霍凌锁紧眉头,示意大个儿和黄芽儿继续叫,再是毒蛇也不会轻易攻击人,猎狗嗓门大,叫一阵就能吓退。
  等那长虫的身影顺着树干滑下,沿着乱石悄然离开,霍凌紧紧牵着颜祺的手,越过那棵大树。
  颜祺摸了摸后脖子,发现刚刚遇见蛇后自己出了不少冷汗。
  他悄无声息地用手背蹭了蹭,在霍凌看过来时摇摇头,表示自己没事。
  毒蛇也有自己的地盘,一小片区域中往往不会同时出现两条,刚刚那条土球子走后,这里反倒暂时是安全的。
  霍凌拿着一根树枝在附近的土里来回扒拉,扫去一些落叶腐木,若是下面有天麻,一般这块地方少见野草,相对干净一点。
  过了片刻他发现一方区域,下面该是有货,颜祺上前和他一起,先用树枝扫去最上的松软浮土,继而用小铲子沿着边缘,由外向里轻挖。
  每一下都需小心谨慎,不然容易一铲子铲到天麻,伤了外皮,或是直接铲断,那样就没法卖了。
  就这么绣花一样挖了好半天,霍凌忽而叫停,凌空画了个圈道:“这当中应该都是。”
  颜祺惊奇地看向霍凌,见他徒手刨了两下土,真的从里面挖出好几个像老姜的土疙瘩。
  第47章 过水饭(小修)
  “天麻原来长这样。”
  颜祺把天麻放在手里搓掉泥土, 这一把有四个,他捧着放进旁边的篮子,“地里还有么?”
  “有, 天麻都是挤在一起生的, 和土豆一样。”
  霍凌又朝下挖了挖, 接连挖出十几个,尽数给了颜祺。
  这片地挖空之后, 两人又去别处找寻。
  渐渐颜祺也跃跃欲试,霍凌挖土时,他也拿着树枝在附近试探,发现一块地有几分像是生了天麻的模样, 便喊霍凌来看。
  “你说这下面有没有?”
  霍凌拍了拍手上的土,接过树枝翻了翻松散的浮土, “可能有,挖挖看。”
  颜祺一听自己没找错, 至少是有可能, 便蹲下来和霍凌一起挖。
  这里的土层有些硬,他们拿着铁铲挖散后朝中间探去,浅层不见天麻, 颜祺正在泄气时,霍凌还在继续向深了挖。
  又挖了四五寸,一揪就是一串“土疙瘩”。
  颜祺笑起来, “还真有。”
  霍凌同样高兴,自这处又挖出小二斤来, 收获颇丰。
  找天麻的过程中若是遇见倒木也会绕着看看,遇见灵芝一并采下,包在树叶里放好。
  这两样山货和野菜一样, 都是要赶时间不等人的,不像是桦树茸终年都有,松树黄、猴头菇、腰子草经冬不谢。
  灵芝生出来一个月左右便会喷粉,到时药效减弱,就不值钱了,天麻则如霍凌所言,要在破土而出之前采收。
  一篮子的天麻,有点像老姜,也像芋头。
  东北太冷,种不出芋头,霍凌从小到大就没吃过,颜祺捏着天麻,问霍凌这个是什么味道。
  “能直接吃么?”
  “能吃是能吃,就是不好吃,多还是晒干后泡水的。”
  霍凌捡了一块小些的,倒水洗净,又将外皮削掉,递到颜祺面前,“你咬一小口,可别吃多了。”
  小哥儿第一年进山,对各类山货还没有那么熟识,总是有许多问题,没了刚过门时的拘谨,更像个小孩子一般,看见野果都要摘一个尝尝。
  今日还吃了个没熟的山樱桃,酸得直咽口水,令霍凌想起小侄女霍英。
  颜祺不知霍凌在想什么,他凑上去小小地咬掉一点,蹙眉道:“是辣的。”
  这下子更像是姜了。
  “生天麻就是有点辣,药铺卖的天麻都是蒸熟后晒干的,咱们不费那个工夫,只卖生晒的,不过年年也会留一些蒸晒,逢年过节当个礼送人也是好的。”
  这块天麻只为让颜祺尝个味,余下的丢掉也不可惜。
  霍凌将其远远抛掉,和颜祺一道在原地歇了歇,简单吃了点干粮。
  大个儿和黄芽儿在旁边玩耍,踩得地上落叶乱飞,簌簌生响。
  颜祺嚼着凉馅饼,往后靠在树上抬头看,见高处的树干上坑坑洼洼的,嵌了很多松子壳在里面,他连忙咽下馅饼,抬手摸了摸,“这些松子怎么会在树皮里?”
  霍凌看一眼道:“是鸟放的。”
  “鸟?”
  颜祺下意识仰头看了一眼天空。
  霍凌拿匕首敲下几个松子壳给颜祺看,瞧得出时间都过去很久了,里面也都是空的。
  “有些鸟吃松子,会把松子卡在树皮的缝里,借着巧劲儿磕开,吃完里面的松子仁就飞走了。”
  “吃东西面前,就没有笨的。”
  颜祺听着新鲜,也试着在树皮上抠了抠。
  “今年的新松子是不是也快下来了?”
  霍凌又拿了一个馅饼,就着凉水嚼了两下道:“快了,等秋收后就进山打松子,已和大哥说好了,到时他也来。”
  打松子的不止赶山客,也有些趁着秋收后进山赚一笔的人。
  “打松子,挖棒槌,河里还能捉蝲蛄,林下有蘑菇。”
  在山中的一年四季,唯独秋日里是最热闹的,不过大多数人进不得霍凌常来往的深山,只在山腰下四处转悠。
  打松子也不是轻省活,要爬高树,能做这个的多也是家里有老一辈人曾为赶山客的,打小练起来,有些许本事傍身。
  “前几年都是哥嫂和我一起进山,把英子放在村长家照看两夜,今年大嫂肯定是要留在家里了。”
  霍凌啃了两口馅饼,“到那时,偶尔也还有没喷粉的灵芝或是没破土的天麻,能捡个漏,大哥今年积极得很,想着多赚银钱好养孩子。”
  这确是个来钱的好路子,想来动心的人不少,颜祺听霍凌说过,往年还有人愿意掏钱请他当“把头”,带着他们进山找棒槌。
  霍凌一概推拒,没有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