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兄妹两个一起上学,还分到了一个班里,能够彼此照应。
开学这天,苏软软把四胞胎交给了王毛妮和傅春山,自己则是和傅闻璟一起,去送傅四丫和傅五娃上学。
临出门的时候,傅四娃也跑了过来。
“七叔,七婶,我想和你们一起去。”
话说出口,傅四娃脸上多了些不好意思。
“我不是不相信你们,我就是……”
看着傅四娃着急忙慌的要解释,苏软软对着他笑了笑,“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你是他们的大哥,他们今天刚到一个新学校,你想送他们过去,看看他们的班级怎么样,这我都明白,走吧,一起去。”
苏软软一番话说完,傅四娃笑着连连点头,“对,对对,还是七婶你聪明,我就是这么想的。”
一旁的傅四丫和傅五娃看到傅四娃这样,都抿嘴笑了起来。
傅四娃作为他们的大哥,很多时候都表现的十分的成熟稳重,一点都不像他这个年纪的少年。
像是现在这样有些慌乱,又有些窘迫的模样,反倒让两人觉得更加真实的一些。
初中距离军区大院儿比较远,在公社那边。
这个时候的学校普遍比较少,有很多家庭都不让孩子去上学,学校建造的多了也没人去。
像是小学这些,生产大队里可以自己办,但是初中一般就只有公社才有。
而高中,就连公社里都不一定有,要去县里才行。
从大院儿到公社的距离就不近,坐公交车也要二三十分钟。
王毛妮他们的新院子,距离最近的公交站牌,也要走上十多分钟,坐车去公社更是要四五十分钟。
这个距离,实在不适合每天上下学。
所以在一家人一起研究了之后,还是决定让傅四丫和傅五娃住校。
在这个年代,上初中住校是很普遍的情况。
当初原主上初中的时候,也是住校的。
傅四丫和傅五娃两个人的年纪都不算小,尤其是傅五娃的年纪,正常该上初中的年纪又大上一些。
再加上两个人从小就懂事,家里家外的活都没少做,就算是住了校也能照顾好自己,并不让人担心。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但开了学就要上课,肯定是没有办法回来了,因此两人直接就收拾好了行李。
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带轮子的行李箱,很多人拿个布袋子,就把自己的行李给装了。
傅春山特意用藤条给两个人编了箱子,让两人用来装行李。
藤箱并不算很大,就算装满了行,两个人也能够提得动,比布袋子要方便一些。
除了两个人装行李的藤箱之外,另外还有两个口袋,里面装的是粮食。
没错,在这个年代住校,是要自己带粮食的。
带了粮食,交给学校的食堂,食堂就会发特制的粮票给他们。
每次吃饭的时候,用粮票就可以买饭。
按照苏软软的理解,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饭卡了。
两个人都十多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正是饭量大的时候。
苏软软给两人准备了不少的粮食,足够他们一天三顿饭,每顿都吃饱。
除了这些之外,王毛妮还给他们装了一些自己腌制的咸菜。
苏软软原本还想让他们带一些点心,不过被两个人拒绝了。
见他们不要,苏软软也没有强求。
因为带的东西比较多,去坐公交车不是那么的方便,一行人干脆骑着三轮车去了学校。
他们到学校的时候,学校门口已经有了不少的人。
行人来来往往,显得整个学校十分的热闹。
有些人和他们一样,也是一家子过来送学生。
但有的却是学生自己背着东西往学校里走,脸上有这紧张和彷徨,但脚步却十分的坚定。
傅四丫和傅五娃都没有上过初中,在红旗生产大队上小学的时候,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
此时突然看到这样的场景,两个人既觉得新奇,又有些紧张。
就连年龄最大的傅四娃,此时看到眼前的景象,也觉得十分的新奇。
毕竟,他也没有上过初中。
不过也仅仅是新奇。
苏软软特意仔细观察了一下傅四娃的反应,没有从他脸上看到丝毫的向往。
很显然,他是真的对上学不感兴趣。
至少,没有当兵的兴趣大。
学校门外的墙上,都贴着分班的红纸。
此时围在红纸前面寻找班级的人很多,傅闻璟朝着那边看了一眼,“人太多了,你们拿着东西过去挤也不方便,都在这里等我吧,我去看看。”
傅闻璟的个子高,走在人群里的时候也是鹤立鸡群。
他根本不需要往前挤,站在人群的最后面,也能清楚的看到红纸上面的名字。
傅闻璟只去了一会儿,就大步流星的走了回来。
“你们两个都被分到了二班,走吧,咱们先进去找班级。”
进了学校后,苏软软也好奇的去打量学校里面的环境。
和她前世上过的学校相比,眼前的这个校园实在是太过简单。
一排排的砖瓦房就是教室,院子里面也没有所谓的绿化花园,只有一块块整齐的菜地。
这个时候可不讲究什么环境,讲究的是实惠。
唯一相同的,大概就是那高高挂起,随风飘扬的鲜艳的红旗。
教室门口都挂的有门牌,几个人并没有费什么事儿,很轻易的就找到了班级。
班级里面的桌椅也稍显陈旧,显然已经用了不少年。
班里面已经做了大半的人,正叽叽喳喳的说着话,显得十分的热闹有活力。
讲台上坐着一位40左右的男人,他戴着眼镜,三七分开的发型,头发十分的浓密黑亮,身上穿着白衬衫,黑裤子,黑布鞋,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的正派,也非常的讲究。
傅闻璟领着傅四丫和傅五娃走上前,和老师简单的交谈了几句,男老师就给他们写了两张条子。
见他们又走了出来,苏软软好奇的凑了过去,“这上面写的什么?”
第385章 穷家富路
“这是给他们分的宿舍,先把东西放到宿舍里,把粮食交到食堂,拿了粮票之后,就能回来班里坐着了。”
如果是前世的那些校园,这些事情跑起来还真的不是那么简单。
毕竟学校比较大,需要费时费力的去寻找。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整个学校也没多大。
他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寝室。
男寝室和女寝室各是一个小院。苏软软和傅四丫一起去了女生寝室,傅闻璟则是领着傅四娃和傅五娃一起去了男生寝室那边。
进到院子里,左右两边就是两排砖瓦房。
根据条子上面写的房间号,她们很快就找到了宿舍。
前世作为一个孤儿,苏软软从上初中开始就住校,住了许多年,也住过很多寝室。
但是,像眼前这样的寝室,苏软软还是第一次见。
苏软软原本以为,她上初中的时候,12个人一间寝室,人数就已经非常多了。
可眼前的这个寝室,却大大的超出了苏软软的预料。
眼前这一间屋子,和教室的大小一样,里面放了许多的铁架床。
四周靠墙的位置摆了一圈,中间还有两排,每一排都有四个,整体来看就是一个回字形。
苏软软数了一下,这一个屋子里,能住32个人。
算出这个数字的时候,苏软软忍不住吸了一口气。
住这么多人,真的能休息好吗?
苏软软下意识的去看傅四丫,很想说要不干脆回家住算了。
再买个自行车,每天骑着车子来上学,问题应该也不大。
可还不等苏软软把这话说出来,就见傅四丫已经双眼发亮的朝着里面走去。
傅四丫并没有往里面走,而是往左一拐,在第二张架子床边上就停了下来。
傅四丫伸出手往上指了指,“七婶你看,这个上铺还没有人睡,我就睡这里,你说好不好?
这个地方距离门口比较近,进出都比较方便。”
说这些话的时候,傅四丫脸上满满的都是笑容,双眼也亮晶晶的。
她是在认真的征求苏软软的意见。
见她这样,苏软软把之前想说的话咽了回去,笑着点了点头,“可以,我也觉得睡在这里挺好的。”
一个屋子住30多个人,越往里面去,来回进出就越是不方便。
这个时候当然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
虽然冬天里冷,可是只要把被褥准备的厚实一些,再加上这屋里住了这么多的人,晚上睡觉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太冷。
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冬天太冷,所以寒假会放的比较早,也不用太过于担心会不会被冻着。
傅四丫身材很瘦,动作也十分麻利。
开学这天,苏软软把四胞胎交给了王毛妮和傅春山,自己则是和傅闻璟一起,去送傅四丫和傅五娃上学。
临出门的时候,傅四娃也跑了过来。
“七叔,七婶,我想和你们一起去。”
话说出口,傅四娃脸上多了些不好意思。
“我不是不相信你们,我就是……”
看着傅四娃着急忙慌的要解释,苏软软对着他笑了笑,“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你是他们的大哥,他们今天刚到一个新学校,你想送他们过去,看看他们的班级怎么样,这我都明白,走吧,一起去。”
苏软软一番话说完,傅四娃笑着连连点头,“对,对对,还是七婶你聪明,我就是这么想的。”
一旁的傅四丫和傅五娃看到傅四娃这样,都抿嘴笑了起来。
傅四娃作为他们的大哥,很多时候都表现的十分的成熟稳重,一点都不像他这个年纪的少年。
像是现在这样有些慌乱,又有些窘迫的模样,反倒让两人觉得更加真实的一些。
初中距离军区大院儿比较远,在公社那边。
这个时候的学校普遍比较少,有很多家庭都不让孩子去上学,学校建造的多了也没人去。
像是小学这些,生产大队里可以自己办,但是初中一般就只有公社才有。
而高中,就连公社里都不一定有,要去县里才行。
从大院儿到公社的距离就不近,坐公交车也要二三十分钟。
王毛妮他们的新院子,距离最近的公交站牌,也要走上十多分钟,坐车去公社更是要四五十分钟。
这个距离,实在不适合每天上下学。
所以在一家人一起研究了之后,还是决定让傅四丫和傅五娃住校。
在这个年代,上初中住校是很普遍的情况。
当初原主上初中的时候,也是住校的。
傅四丫和傅五娃两个人的年纪都不算小,尤其是傅五娃的年纪,正常该上初中的年纪又大上一些。
再加上两个人从小就懂事,家里家外的活都没少做,就算是住了校也能照顾好自己,并不让人担心。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但开了学就要上课,肯定是没有办法回来了,因此两人直接就收拾好了行李。
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带轮子的行李箱,很多人拿个布袋子,就把自己的行李给装了。
傅春山特意用藤条给两个人编了箱子,让两人用来装行李。
藤箱并不算很大,就算装满了行,两个人也能够提得动,比布袋子要方便一些。
除了两个人装行李的藤箱之外,另外还有两个口袋,里面装的是粮食。
没错,在这个年代住校,是要自己带粮食的。
带了粮食,交给学校的食堂,食堂就会发特制的粮票给他们。
每次吃饭的时候,用粮票就可以买饭。
按照苏软软的理解,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饭卡了。
两个人都十多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正是饭量大的时候。
苏软软给两人准备了不少的粮食,足够他们一天三顿饭,每顿都吃饱。
除了这些之外,王毛妮还给他们装了一些自己腌制的咸菜。
苏软软原本还想让他们带一些点心,不过被两个人拒绝了。
见他们不要,苏软软也没有强求。
因为带的东西比较多,去坐公交车不是那么的方便,一行人干脆骑着三轮车去了学校。
他们到学校的时候,学校门口已经有了不少的人。
行人来来往往,显得整个学校十分的热闹。
有些人和他们一样,也是一家子过来送学生。
但有的却是学生自己背着东西往学校里走,脸上有这紧张和彷徨,但脚步却十分的坚定。
傅四丫和傅五娃都没有上过初中,在红旗生产大队上小学的时候,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
此时突然看到这样的场景,两个人既觉得新奇,又有些紧张。
就连年龄最大的傅四娃,此时看到眼前的景象,也觉得十分的新奇。
毕竟,他也没有上过初中。
不过也仅仅是新奇。
苏软软特意仔细观察了一下傅四娃的反应,没有从他脸上看到丝毫的向往。
很显然,他是真的对上学不感兴趣。
至少,没有当兵的兴趣大。
学校门外的墙上,都贴着分班的红纸。
此时围在红纸前面寻找班级的人很多,傅闻璟朝着那边看了一眼,“人太多了,你们拿着东西过去挤也不方便,都在这里等我吧,我去看看。”
傅闻璟的个子高,走在人群里的时候也是鹤立鸡群。
他根本不需要往前挤,站在人群的最后面,也能清楚的看到红纸上面的名字。
傅闻璟只去了一会儿,就大步流星的走了回来。
“你们两个都被分到了二班,走吧,咱们先进去找班级。”
进了学校后,苏软软也好奇的去打量学校里面的环境。
和她前世上过的学校相比,眼前的这个校园实在是太过简单。
一排排的砖瓦房就是教室,院子里面也没有所谓的绿化花园,只有一块块整齐的菜地。
这个时候可不讲究什么环境,讲究的是实惠。
唯一相同的,大概就是那高高挂起,随风飘扬的鲜艳的红旗。
教室门口都挂的有门牌,几个人并没有费什么事儿,很轻易的就找到了班级。
班级里面的桌椅也稍显陈旧,显然已经用了不少年。
班里面已经做了大半的人,正叽叽喳喳的说着话,显得十分的热闹有活力。
讲台上坐着一位40左右的男人,他戴着眼镜,三七分开的发型,头发十分的浓密黑亮,身上穿着白衬衫,黑裤子,黑布鞋,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的正派,也非常的讲究。
傅闻璟领着傅四丫和傅五娃走上前,和老师简单的交谈了几句,男老师就给他们写了两张条子。
见他们又走了出来,苏软软好奇的凑了过去,“这上面写的什么?”
第385章 穷家富路
“这是给他们分的宿舍,先把东西放到宿舍里,把粮食交到食堂,拿了粮票之后,就能回来班里坐着了。”
如果是前世的那些校园,这些事情跑起来还真的不是那么简单。
毕竟学校比较大,需要费时费力的去寻找。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整个学校也没多大。
他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寝室。
男寝室和女寝室各是一个小院。苏软软和傅四丫一起去了女生寝室,傅闻璟则是领着傅四娃和傅五娃一起去了男生寝室那边。
进到院子里,左右两边就是两排砖瓦房。
根据条子上面写的房间号,她们很快就找到了宿舍。
前世作为一个孤儿,苏软软从上初中开始就住校,住了许多年,也住过很多寝室。
但是,像眼前这样的寝室,苏软软还是第一次见。
苏软软原本以为,她上初中的时候,12个人一间寝室,人数就已经非常多了。
可眼前的这个寝室,却大大的超出了苏软软的预料。
眼前这一间屋子,和教室的大小一样,里面放了许多的铁架床。
四周靠墙的位置摆了一圈,中间还有两排,每一排都有四个,整体来看就是一个回字形。
苏软软数了一下,这一个屋子里,能住32个人。
算出这个数字的时候,苏软软忍不住吸了一口气。
住这么多人,真的能休息好吗?
苏软软下意识的去看傅四丫,很想说要不干脆回家住算了。
再买个自行车,每天骑着车子来上学,问题应该也不大。
可还不等苏软软把这话说出来,就见傅四丫已经双眼发亮的朝着里面走去。
傅四丫并没有往里面走,而是往左一拐,在第二张架子床边上就停了下来。
傅四丫伸出手往上指了指,“七婶你看,这个上铺还没有人睡,我就睡这里,你说好不好?
这个地方距离门口比较近,进出都比较方便。”
说这些话的时候,傅四丫脸上满满的都是笑容,双眼也亮晶晶的。
她是在认真的征求苏软软的意见。
见她这样,苏软软把之前想说的话咽了回去,笑着点了点头,“可以,我也觉得睡在这里挺好的。”
一个屋子住30多个人,越往里面去,来回进出就越是不方便。
这个时候当然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
虽然冬天里冷,可是只要把被褥准备的厚实一些,再加上这屋里住了这么多的人,晚上睡觉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太冷。
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冬天太冷,所以寒假会放的比较早,也不用太过于担心会不会被冻着。
傅四丫身材很瘦,动作也十分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