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叮——
  厅门打开了。
  走出来个衣着严严实实的青年人。她拉下厚重的外套帽子,露出里面一顶毛线帽,鲜亮的嫩黄色,一下将那种汤风冒雪的冷清感冲淡了。
  微笑亮出身份牌,“工号7086程冥,113层负责人之一,我有特许通行权限。”
  虽然有江老师兜底,但被工作赶着的感觉对程冥这性格是致命的。
  所以一体检完,她马不停蹄来上工了。
  需要检视藻菌状况,并收集整理这么多天落下的数据。
  通过改良重装后的门禁系统进入密闭区,将脱下的外套丢在休息间,她换上全套衣服鞋子,走进昏暗的育菌室。
  内部维修已经结束,看着光洁崭新的地面和明显挪动过的培养箱,有一种被害者重返事发地的诡异感。
  巡视记录一遍,最后,走到两只做了特别标记的育菌缸前,她又一次违规操作,解开了防护服。
  上次蓄意妨害事件虽然被及时制止,但部分藻菌因为暴露在空气中以及被光线照射而做了废弃处理,剩下的就显得弥足珍贵。这两缸是当时玻璃有破损,但暂时没有判定为污染,因此与其它独立分割,留下来以待观察。
  培养箱有预留的样品口,方便进行人工操作。拨开盖板,她单手拿起针管,扎进自己左腕静脉,抽取出大约1ml血液,注入培养液中。
  略深的液体像墨洇入水中,在暗沉光线中并不明显,幽弱波澜荡开,很快散逸无形。
  将衣服重新拉上,等待伤口愈合的间隙,她看着眼前厚实的玻璃,上面反照出她的模样,不禁有些许恍惚。刺痛残留在皮肤,但她的神情平静得令自己也觉得陌生。
  明明以前的她是很怕疼的,如今伤害起自己的身体却是越来越顺手。
  菌液暂时看不出变化。
  程冥穿戴整齐,走了出去,先进行其他工作。
  六个小时后,她再度折返。
  育菌室自动化水平很高,每只育菌箱都带有浓度测算系统,主要通过光电比浊法记录藻菌增殖情况。
  在数字显示屏上点了几下,导出12小时内生长曲线。
  此时藻菌容量远远不到最大值,正应该是增殖最快的时刻。分析图像彻底呈现出来,看到中途忽然减缓的趋势,程冥心里只剩下“果然”两个字。
  感染她的病毒,果然针对的是浪生浮花藻菌。也许这病毒就是鱼怪特意携带上岸的“武器”。
  以及,她体内的真菌,果然是浪生浮花藻菌。
  这种藻菌也具有二相型,因此寄生在她身上是丝状体,在培养液中为单细胞?那小溟本质上到底算什么呢?被保障部定名为“鲛”的怪异鱼类,但发霉变异版?
  她安静注视片刻,戴上手套,从样品口取出10ml菌液,密封装袋。
  然后,上到126层的大型仪器实验室。
  江德馨给她批下的使用权限还没到期。
  进入无人的电镜室,程冥有条不紊进行操作,干燥,制样,观察。
  反复调试样品和参数,总算得到清晰的图像。
  医院治疗方法的获得终归要落到研究所的实验突破上。
  她弯腰站在电子屏前,看着显示的藻菌细胞上粘黏附着的异常颗粒,一帧一帧,仔细查看。
  最后,她拿起手机,发去一条消息——
  “江老师,我发现一种病毒,可以抑制藻菌增殖。”
  ……
  回到公寓,天已经完全暗下。
  这时候江德馨应该在加班加点跟病毒组的研究员开会讨论新课题,程冥这个提出人倒是请假先走了。
  不是她不想等,她比任何人更迫切想要弄清楚这种病毒。只是,她发现自己身体出了点问题。
  一直忍到进门,嘭,将房间门用力合上,她背靠硬实的木板,抬起手,每一根指头都在发抖。
  室内灯光幽冷照耀。薄透的指甲上蔓开奇怪的花纹,一缕缕红丝缠绕在甲盖下,轻轻一挑,就挤出缝隙,像细长的虫豸滑落下来。
  是血。
  第30章 小溟怕她凉透了。
  抑制剂的副作用。
  程冥很快想到了原因。
  她体内正值病毒与真菌拉锯焦灼的时刻,抑制剂破坏了这种平衡,战场沦陷,就外显为体表衍生物的种种异样。
  耳边出现不正常的幻听,一低头,两滴鲜血从鼻腔溢出,将衣襟染红。
  藻菌细胞在她身体里到底怎么排布的……程冥皱眉抽纸捂住鼻子,踉踉跄跄走到床边,从一堆掩人耳目的杂物里抓出针管,给自己补了两针营养剂。
  冰凉的药液推入静脉,手指有些无力,她缓了缓,尝试叫了声,“小溟?”
  她想确认它的情况,但没得到回应。
  只是能隐隐感觉到,情况不是太好。
  连她都出现明显不适了,难以想象她身体里的战场是怎样的场景。
  即使加了营养剂,自愈力依然没有过去立竿见影。将有些松动的甲床用纱布缠紧包上,她脱掉弄脏的衣服,低头看看皮肤,情况同样不妙,一片片纹理像枯燥的鳞片。
  她走进浴室放上水,忍痛将自己泡进浴缸,闭眼,脑袋一并浸入,口鼻也被淹没。
  没有窒息感,与此相反,是终于能够再次喘息般的舒适。
  屏障被破坏,容纳着海生怪物的身体似乎更离不开水了。
  她甚至怀疑往里面放点盐会不会疗效更好……但这样会让她感觉自己像道正在被煲煮的鱼汤。
  第二天出门前,程冥往背包里塞满了各种补水保湿产品。
  方案下来得很快。
  一到研究所,她就被江徳馨叫去了办公室,对方跟她介绍新课题组的基本情况。
  西北两楼团队联合,临时成立真菌-病毒课题组。
  程冥作为主研究成员之一参与其中。
  “两边各出一位主要负责人,我就不占用名额了。到时候如果遇到问题直接找我就行。”
  第三阶段污染伴随更加疯狂的怪物,正切实威胁到临海安全,如果最终能得到专一性针对海洋中过度繁殖的生物武器,可想而知会是多大的功劳。
  对她后续晋升肯定大有助益。
  程冥一下就明白过来这样安排的用意。
  江老师为了她真是煞费苦心。
  不过这样一来,除她以外话事者都是病毒组的人了。她毕竟还只是助研,会被暂时归到那边一位副研名下,方便合作研究,以及申请西楼的各种仪器设备。
  “宋曼青,今年刚升上来的副研究员,听说才二十六,你们年轻人应该合得来。”
  江徳馨介绍道。
  这个年龄获得副高级职称,绝对称得上人才中的人才。
  从课题安排到人员安排,江老师方方面面交代得仔细,程冥仔细听着,耐心记下各种注意事项。
  下午第一个组内会议要由她开头,介绍浪生浮花藻菌的基本情况,并带过去一部分病毒样本——那缸被污染的菌液已经身先士卒成为了病毒培养基,担心交叉感染,迁到了育菌室隔壁单独关照培育。
  北楼西楼外观看着相连,实际各层并不连通,中间是物资输送管道。
  程冥吃完午饭就去了。
  预估有些失误,单到达目的地就要花上十分钟。她要是进行某些违规操作还能偷偷走捷径,现在只得老老实实电梯转步行转电梯。
  西楼101层。
  程冥刚迈出轿厢,一打眼,旁边电梯下来个人,正是那位传说里“应该合得来”的副研,宋曼青。
  确实年轻。
  一只檀色鲨鱼夹将头发别在脑后,戴着银框眼镜,实验服下休闲风的半高领毛衣,乍看去还以为是大学生。
  “宋老师——”
  程冥通过姓名牌辨识出身份,率先伸手,客气地提起微笑,想跟她打个招呼。
  结果对方瞥她一眼,手揣在兜中径直略过,留下一个高冷的后脑勺。
  程冥:“……”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好端端的胸牌,排除没认出人这种情况。
  脸上笑容不变,淡定将手收回。
  天才难免有自己的一些癖性,她表示理解。
  两人一前一后走到10120会议室。
  进门前,程冥摘掉帽子,按了按头顶假发,将被压得有些凌乱的发丝理顺。
  以前为掉发心痛,后来为掉菌丝心痛,现在习惯了发现光头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能一天换一个发型……果然人的底线就是这么一步步降低的。
  室内已经有五六个人。除了宋曼青,另一位级别较高的是一位返聘的老教授,坐在靠门的第一排,姓金名霞。
  学界泰斗级人物,就是程染在这应该也得叫声老师,但为人很和蔼,冲她微笑点头示意。
  课题组的主要任务是要找到病毒针对真菌的机制,验证可行性并评估危害性。
  与此同时,程冥个人则是要在此期间,借助团队资源找到免疫病毒的方法进行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