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哎?”
前路被挡死,两个壮如熊的“柔然兵”咧着森森大口,一个盯着尉窈,一个盯着郭蕴。
“哈哈,再跑啊。”
左路被挡!这几个镇兵很聪明,模仿生硬的汉家话嘲弄柔弱羔羊。
“哒啦哇啦……”
右路也被三个镇兵撵上来!这三人更狡猾,胡乱叫嚣着,自认为没人能听懂柔然话。
尉窈、郭蕴的长发全已经跑散,她们越仓惶无助,越激起恶徒恶念。
一名崔族郎君决意牺牲自己,猛朝这些恶匪里打头的冲过去:“你们快带女郎跑!”
可是会射猎,跟身经百战不一样。
此头目一拳捣向崔族郎君的腹部,后者弯着身体倒下,连喊疼都难喊出,他挣扎着跪拱,拼力朝孔毨喊,可是声音只能出来很小很小:“带,女郎,跑。”
孔毨几近崩溃,他做不到,做不到!“我们一起死吧、一起死吧!我跟他们拼了——”
另个崔族人使劲拉孔毨,可是就连这举动也在自欺欺人啊!能往哪逃?
有五名恒州兵发现这处战况,分而袭镇兵。
这群武川匪兵不得不分出五人应战,剩下的知道没时间戏耍了。头目只指尉窈一人,继续伪装生硬语调:“你留下,我放他们走,如何?”
“哈哈哈哈——”其余畜牲附和大笑。
“不!”郭蕴跺脚、喊叫,“不、不、不!”
尉窈把吓坏了的伙伴挡于身后,她自己声音也发抖,但此刻由不得再惧怕了:“别再装了!你们是镇兵!”
轰!
草原与天相接的远处,闪电摧赶着雷云。
风更大。
更多的毡帐烧起来,黑烟把大战场分隔成不同范围的小战场。
一名恒州兵用拳头抵住身下镇兵的喉咙,宣布:“你已死。”
而后他朝尉窈这边过来,可是还未走近就被两名镇兵挡住。
恶徒头目对尉窈更感兴趣了,问:“你胡说什么?”
尉窈声音响亮,尽力让更多的人听见:“你们……是镇兵、我说的有错吗、今晚是兵演、你们适可而止吧!”
天远处又炸裂几道闪电。
“谁告诉你的?”头目还在笑,但意味变了。
果然有恒州兵被尉窈所说引过来,恶徒头目眼看无人可用,他快步朝尉窈走,杀气步步凝聚,重复质问:“谁告诉你……是兵演?”
尉窈则挡着郭蕴一步步退,给出的理由简洁又快速:“躺倒的败兵身上皆无兵器!营区所见的搏斗无人用弓箭!被制服之人尽被拖进毡帐!你们说的不是柔然话!尤其你说话有武川镇口音!最重要的,柔然军队若能攻到武川镇,那我大魏几十年的威武、对柔然的震慑全是假的吗?”
赵芷:“说的好。”
尉窈一下跌坐在地,所有的勇气、体力在撑到阿母出现后,不需再撑了。
恶徒头目疑惑赵芷的穿着:“你是恒州府兵?”
这话成为此人的遗言。
赵芷走过来直接踹一脚,就见五大三粗的头目拱成虾状,双脚离地、掉落。
就这么没动静了。
“啊?你敢?!”同伙一摸头目气息,目眦尽裂,抡木棍砸向赵芷。
赵芷不见费力,错掌而夺,肘击对方后颈。
“咔”声脆响,一尸未倒,赵芷又将手中木棍掷向另个妄图逃跑的镇兵。
正中对方头骨。
战场上,武艺强便是道理。
其余镇兵顾不上同伙生死,鸟兽般往浓烟里逃。
一名孩童蹲到尉窈跟前,他拍着自己胸口说:“这位阿姊,尔朱荣在此,你不用怕了。”
他又递给郭蕴一块手帕:“这位阿姊,尔朱荣来救你们了。”
赵芷抱起尉窈,一手拉起郭蕴,再跟孔毨说:“跟上我,去主营帐。还有你,跟紧了。”
尔朱荣高兴极了,猛士终于肯跟他说话了,一定和他刚才吐露的陛下近来总生病的秘密有关。所以想结好一个人,必须先分享秘密。
这一晚,距离武川镇极其遥远的义阳战场,也是雷声震震。
大雨已经下了一天半夜。
通往主军营的泥泞路上,闪电照亮着十几个赶路人,他们护送而行的主人,是陛下亲妹陈留长公主。
目的地是陛下所在的悬瓠主军营。
皇帝元宏诧异至极,本该在洛阳城安逸生活的六妹,怎么冒着雨出现在这?
“大兄,”长公主以旧日称呼拜见,才好以家事之名说出接下来隐秘。“冯氏与高菩萨通奸!冯氏想做冯太后!”
“冯太后”一语双关,既指冯皇后有弑帝之心,也指冯皇后妄图走她姑母文明太皇太后的老路,做第二个名为太后,实为女帝的朝政操控者。
可是陈留长公主不知皇帝才服过丹药,急火攻心下,重病卧榻。大魏的命途,岂会因尉窈一人的重生而改变。
尔朱新兴的担忧,尔朱荣告诉赵芷的秘密,在这场雨夜里,应验了。
第91章 太子的心结
天机最难算。
大魏即将开始的新皇执政之路,却由尉窈解开那四组木牍的时候,偏离她前世了。
洛阳城,太子宫。
元恪看着书案上的木箱,决定还是打开。
里面的四组木牍是他幼年时候,被兄长元恂关到奚官署一间土屋里,绝望间胡乱写的。那个时候元恂是太子,而他,因为和兄长同年同月生,又因喜爱读书,常被兄长猜忌。
那间土屋里全是书简,元恂令宫人锁死门,得意道:“你不是喜欢读书吗?今回不把里面的全背过,别想出来!”
就这样,没人给他送水送饭,他喊叫、拍打门,没任何回应,于是他认命地赶紧背书,期待兄长能说话算数。
元恪至今都记得那个夜晚,好漫长啊,虫子在地面不停地爬,好似书简里有多少文字,它们就能爬出多少种动静。
黑暗放大了爬虫,也放大了幼年元恪的恐惧。
那时令他灰心痛苦的是,第二天,仍无人管他,无人救他。于是他在快要坚持不下去前,将满心愤懑写在木牍上,但又怕给母妃招祸,加之心底畏惧极了元恂,因此这份“遗言”写得并不壮烈。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平城皇宫里卑微求存的皇子,在一天天建立自信的时候,他必须有胆气面对那段过往,才能真正的战胜胆怯。
先打开的这组木牍,按着缠绳的圈数,元恪知道里面写的是……
啪!元恪把木牍倒扣在书案上。
被人看过了!他的灰暗,他的不堪,被谁看过了?!
他深呼吸两个回合,翻过来。
左边写的“阿兄我怕”,其实是“我怕阿兄”。
所以元恪才嗤讽那一年的自己连死都认了,仍不敢写明真正的心事。
右边木牍上的“不怕了”,是自问自答,告诉自己要死了,死了自然不用再惧怕兄长元恂。
而今木牍上“不怕了”三字后边,被添了句……欺我者皆杀。
“欺我者,皆杀。”元恪身边没留宫人,他轻声读出来,忽而一笑。呵,别说,添了这句话,心里怎么这么痛快!
就好像已经成长起来的自己,以最有力量之语安抚了若干年前的小阿恪。
他再解开第二组木牍。
果然如他预感,也被添了字。
小阿恪写的“一别”二字后面,被添的是……算了。
“算了?哈哈。”元恪被逗笑。
另片木牍上的“好眠”二字上端,被添的是……吃饱。
元恪再笑,摇下头:“没错,吃饱了才好眠,一别,呵呵,算了。好,听你的,算了。”
继续打开第三组木牍,他竟有点盼着也被添了字。
太好了,果然有。
他写的是,上牍:可信死后转生?
下牍:潜于周围。
死后转生,是许多人都假想过的,小阿恪也不例外。他害怕转生不了,化为野鬼,更怕因为死在那间土屋里,他的魂便会被一直困在土屋里,与虫子作伴。
如今陌生人在“潜于周围”前面仅添“金刚”二字,就将小阿恪的恐惧化解。
元恪解开第四组木牍。
小阿恪:众生目中从无我。
补添语:从此我为众生目!
一拍书案,他赞声“妙”!
元恪现在虽是太子,但宫中所用之人不多,因此次日,他仍召节从虎贲薛直孝来太子宫。
元恪询问:“你进入旧宫奚官署时,出入那里的宫人可多?”
“不多。旧宫里十分萧瑟,奚官署库房更甚,只有一名姓张的奚官女奴管理。”别看薛直孝取木牍匆匆来、匆匆走,凡能打听的,他全问清楚了。
“属下进入旧宫时,张奚官已经不在,她被平城的清河崔氏学馆聘走,担任女师。管着张奚官的只有一名女书史,姓陈,从迁都后,这名陈书史极少去奚官署,去了也是落个脚就走。据其余宫人说,陈书史是属下进旧宫的前天,打开了一间、也是唯一一间藏书的库屋,也是进去落个脚又离开了。”
前路被挡死,两个壮如熊的“柔然兵”咧着森森大口,一个盯着尉窈,一个盯着郭蕴。
“哈哈,再跑啊。”
左路被挡!这几个镇兵很聪明,模仿生硬的汉家话嘲弄柔弱羔羊。
“哒啦哇啦……”
右路也被三个镇兵撵上来!这三人更狡猾,胡乱叫嚣着,自认为没人能听懂柔然话。
尉窈、郭蕴的长发全已经跑散,她们越仓惶无助,越激起恶徒恶念。
一名崔族郎君决意牺牲自己,猛朝这些恶匪里打头的冲过去:“你们快带女郎跑!”
可是会射猎,跟身经百战不一样。
此头目一拳捣向崔族郎君的腹部,后者弯着身体倒下,连喊疼都难喊出,他挣扎着跪拱,拼力朝孔毨喊,可是声音只能出来很小很小:“带,女郎,跑。”
孔毨几近崩溃,他做不到,做不到!“我们一起死吧、一起死吧!我跟他们拼了——”
另个崔族人使劲拉孔毨,可是就连这举动也在自欺欺人啊!能往哪逃?
有五名恒州兵发现这处战况,分而袭镇兵。
这群武川匪兵不得不分出五人应战,剩下的知道没时间戏耍了。头目只指尉窈一人,继续伪装生硬语调:“你留下,我放他们走,如何?”
“哈哈哈哈——”其余畜牲附和大笑。
“不!”郭蕴跺脚、喊叫,“不、不、不!”
尉窈把吓坏了的伙伴挡于身后,她自己声音也发抖,但此刻由不得再惧怕了:“别再装了!你们是镇兵!”
轰!
草原与天相接的远处,闪电摧赶着雷云。
风更大。
更多的毡帐烧起来,黑烟把大战场分隔成不同范围的小战场。
一名恒州兵用拳头抵住身下镇兵的喉咙,宣布:“你已死。”
而后他朝尉窈这边过来,可是还未走近就被两名镇兵挡住。
恶徒头目对尉窈更感兴趣了,问:“你胡说什么?”
尉窈声音响亮,尽力让更多的人听见:“你们……是镇兵、我说的有错吗、今晚是兵演、你们适可而止吧!”
天远处又炸裂几道闪电。
“谁告诉你的?”头目还在笑,但意味变了。
果然有恒州兵被尉窈所说引过来,恶徒头目眼看无人可用,他快步朝尉窈走,杀气步步凝聚,重复质问:“谁告诉你……是兵演?”
尉窈则挡着郭蕴一步步退,给出的理由简洁又快速:“躺倒的败兵身上皆无兵器!营区所见的搏斗无人用弓箭!被制服之人尽被拖进毡帐!你们说的不是柔然话!尤其你说话有武川镇口音!最重要的,柔然军队若能攻到武川镇,那我大魏几十年的威武、对柔然的震慑全是假的吗?”
赵芷:“说的好。”
尉窈一下跌坐在地,所有的勇气、体力在撑到阿母出现后,不需再撑了。
恶徒头目疑惑赵芷的穿着:“你是恒州府兵?”
这话成为此人的遗言。
赵芷走过来直接踹一脚,就见五大三粗的头目拱成虾状,双脚离地、掉落。
就这么没动静了。
“啊?你敢?!”同伙一摸头目气息,目眦尽裂,抡木棍砸向赵芷。
赵芷不见费力,错掌而夺,肘击对方后颈。
“咔”声脆响,一尸未倒,赵芷又将手中木棍掷向另个妄图逃跑的镇兵。
正中对方头骨。
战场上,武艺强便是道理。
其余镇兵顾不上同伙生死,鸟兽般往浓烟里逃。
一名孩童蹲到尉窈跟前,他拍着自己胸口说:“这位阿姊,尔朱荣在此,你不用怕了。”
他又递给郭蕴一块手帕:“这位阿姊,尔朱荣来救你们了。”
赵芷抱起尉窈,一手拉起郭蕴,再跟孔毨说:“跟上我,去主营帐。还有你,跟紧了。”
尔朱荣高兴极了,猛士终于肯跟他说话了,一定和他刚才吐露的陛下近来总生病的秘密有关。所以想结好一个人,必须先分享秘密。
这一晚,距离武川镇极其遥远的义阳战场,也是雷声震震。
大雨已经下了一天半夜。
通往主军营的泥泞路上,闪电照亮着十几个赶路人,他们护送而行的主人,是陛下亲妹陈留长公主。
目的地是陛下所在的悬瓠主军营。
皇帝元宏诧异至极,本该在洛阳城安逸生活的六妹,怎么冒着雨出现在这?
“大兄,”长公主以旧日称呼拜见,才好以家事之名说出接下来隐秘。“冯氏与高菩萨通奸!冯氏想做冯太后!”
“冯太后”一语双关,既指冯皇后有弑帝之心,也指冯皇后妄图走她姑母文明太皇太后的老路,做第二个名为太后,实为女帝的朝政操控者。
可是陈留长公主不知皇帝才服过丹药,急火攻心下,重病卧榻。大魏的命途,岂会因尉窈一人的重生而改变。
尔朱新兴的担忧,尔朱荣告诉赵芷的秘密,在这场雨夜里,应验了。
第91章 太子的心结
天机最难算。
大魏即将开始的新皇执政之路,却由尉窈解开那四组木牍的时候,偏离她前世了。
洛阳城,太子宫。
元恪看着书案上的木箱,决定还是打开。
里面的四组木牍是他幼年时候,被兄长元恂关到奚官署一间土屋里,绝望间胡乱写的。那个时候元恂是太子,而他,因为和兄长同年同月生,又因喜爱读书,常被兄长猜忌。
那间土屋里全是书简,元恂令宫人锁死门,得意道:“你不是喜欢读书吗?今回不把里面的全背过,别想出来!”
就这样,没人给他送水送饭,他喊叫、拍打门,没任何回应,于是他认命地赶紧背书,期待兄长能说话算数。
元恪至今都记得那个夜晚,好漫长啊,虫子在地面不停地爬,好似书简里有多少文字,它们就能爬出多少种动静。
黑暗放大了爬虫,也放大了幼年元恪的恐惧。
那时令他灰心痛苦的是,第二天,仍无人管他,无人救他。于是他在快要坚持不下去前,将满心愤懑写在木牍上,但又怕给母妃招祸,加之心底畏惧极了元恂,因此这份“遗言”写得并不壮烈。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平城皇宫里卑微求存的皇子,在一天天建立自信的时候,他必须有胆气面对那段过往,才能真正的战胜胆怯。
先打开的这组木牍,按着缠绳的圈数,元恪知道里面写的是……
啪!元恪把木牍倒扣在书案上。
被人看过了!他的灰暗,他的不堪,被谁看过了?!
他深呼吸两个回合,翻过来。
左边写的“阿兄我怕”,其实是“我怕阿兄”。
所以元恪才嗤讽那一年的自己连死都认了,仍不敢写明真正的心事。
右边木牍上的“不怕了”,是自问自答,告诉自己要死了,死了自然不用再惧怕兄长元恂。
而今木牍上“不怕了”三字后边,被添了句……欺我者皆杀。
“欺我者,皆杀。”元恪身边没留宫人,他轻声读出来,忽而一笑。呵,别说,添了这句话,心里怎么这么痛快!
就好像已经成长起来的自己,以最有力量之语安抚了若干年前的小阿恪。
他再解开第二组木牍。
果然如他预感,也被添了字。
小阿恪写的“一别”二字后面,被添的是……算了。
“算了?哈哈。”元恪被逗笑。
另片木牍上的“好眠”二字上端,被添的是……吃饱。
元恪再笑,摇下头:“没错,吃饱了才好眠,一别,呵呵,算了。好,听你的,算了。”
继续打开第三组木牍,他竟有点盼着也被添了字。
太好了,果然有。
他写的是,上牍:可信死后转生?
下牍:潜于周围。
死后转生,是许多人都假想过的,小阿恪也不例外。他害怕转生不了,化为野鬼,更怕因为死在那间土屋里,他的魂便会被一直困在土屋里,与虫子作伴。
如今陌生人在“潜于周围”前面仅添“金刚”二字,就将小阿恪的恐惧化解。
元恪解开第四组木牍。
小阿恪:众生目中从无我。
补添语:从此我为众生目!
一拍书案,他赞声“妙”!
元恪现在虽是太子,但宫中所用之人不多,因此次日,他仍召节从虎贲薛直孝来太子宫。
元恪询问:“你进入旧宫奚官署时,出入那里的宫人可多?”
“不多。旧宫里十分萧瑟,奚官署库房更甚,只有一名姓张的奚官女奴管理。”别看薛直孝取木牍匆匆来、匆匆走,凡能打听的,他全问清楚了。
“属下进入旧宫时,张奚官已经不在,她被平城的清河崔氏学馆聘走,担任女师。管着张奚官的只有一名女书史,姓陈,从迁都后,这名陈书史极少去奚官署,去了也是落个脚就走。据其余宫人说,陈书史是属下进旧宫的前天,打开了一间、也是唯一一间藏书的库屋,也是进去落个脚又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