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明月眼里含泪,震撼、感激、悲恸、难舍交杂于心。她没让晶莹的泪水滚落下来,在庆生那里受的挫折使她学会了坚强。
含泪的眼睛是最令人心悸的眼睛,大方怜惜地望着她,然后转向观音,双掌合十,说:「我林大方在慈悲的观音面前咒誓,我刚才讲的全是真心话,若有半句虚言,此生在外落魄潦倒,永远不能回乡。」
──大方,一生一世,我要如何感激你的疼惜──?明月见他凝望观音的虔诚双眼泪光闪烁,心如刀割。
「别憨了,我不可能离缘,你自你去,有闲回來家郷探望,我总是在这块咸土地讨生活。」
她匆匆走了出来,在里面耽搁太久,万一被人察觉两人泪眼相对,以后如何在村中站起。她镇定神色回到坐位,庆生问:「怎去那么久?」
「在后面走走,空气较好。」
甫说完,台上谜语猜完,下一个上来的是大方。台下掌声响起,众人一来对他赶回来庆元宵表兴奋,二来认为他是唯一可与庆生对抗的人。庆生兴致勃勃跟明月叨念着:「听说这小子歌喉不错。」明月不语。
大方却说今晚不参加擂台不唱歌,纯粹表演一项新玩意。他从口袋摸出一把口琴,看也不看台下一眼,神色异常肃静。口琴凑到嘴边,轻柔的乐音响起,是村人从没听过的曲子,明月知道,那是明心去世时,大方为她作的,随着那口琴声,她心里默默哼着:
白鹭鸶在田边
秋风冬霜 白白的身影飞来去
白鹭鸶在田边
等阮的脚步来伴伊
伴伊过了风过了雨 过了炎热和寒露
伊说阮呀 摇摇的脚步
亲像一只 风中吟唱找食的慈鸟
白鹭鸶在田边
秋风冬霜 白白的身影飞来去
白鹭鸶在田边
等无阮摇摇的脚步
等过了风等过了雨 过了炎热和寒露
伊说阮呀 忘了盐田地
不知去到 天边哪个逍遥好所在
由于曲调轻松,颇得大家好感,尤其口琴在村里还算新鲜东西,陶醉的人也就更多。大方音调一转,声入悲切,缓慢哀伤的琴音在灯火如花的夜色下痴情地吹奏着,明月再也受不住了,心里一阵一阵麻痛,这人呀,要割了人心肺才甘心!他吹的是河堤上那首:
天顶的月
阮心内的月
光光照着阮的去路
怎样一时风云起
月色黯淡失天星
让阮行船大海
茫茫找无路
大方独自吹得忘我陶醉,明月听得如生如死,心里思忖着,她眼里的泪光可是收敛了?
这晚庆生果然成了歌唱擂台的魁首,成了村中的新歌王,他高兴地帮明月把那奖赏来的大盆拿回家,沿路抬头挺胸,风光露在脸上,明月未曾见过他这般神气,但今晚她沉醉在大方的感情里,无法与他共享他的快乐,也忽略了庆生的音乐天分和热爱。
6
春末雨期来临时,明月产下一名结实的小男婴,因时逢春末入夏,庆生按自家辈分,给男婴取名祥春,盼还能留住春天的尾巴,留住大好时光。儿子承他姓是他最光荣骄傲的事,他一向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来住此村完全为帮忙明月的家庭,招赘只是名义,儿子归他姓让他在明月面前免去为入赘夫的尴尬与不满,他随时随地注意明月对待儿子的一举一动,不停提醒她喂奶时间,明月稍有延迟,他便恶言相向,咒骂的时候,他有一丝快感,使他沉迷于挑剔她的毛病,借机辱骂。明月初为人母,育儿手忙脚乱,庆生责备她喂奶延迟,她非但不以为恶,心里反而有丝甜蜜,因为庆生必是深深爱着儿子,否则怎会在乎她稍稍的延迟。
去年挂河的蚵壳,虽未赶上过年收成,但到了雨期已结满肥厚的蚵仔,明月坐完月子第一天就租了竹筏自己撑篙到河中采蚵串,明玉相伴,两姐妹将今年雨期的希望都寄托在这成串的累累蚵仔,只要卖到好价钱,雨期可以撑过去。
蚵串采回来那天庆生也来帮忙,他以前未曾见过人家剥蚵殻,很想亲自体会其中滋味。他前一天就和知先两人搜集竹枝竹片,把东厢房间的丝瓜架延伸到路边,留三尺与路旁榕树相邻,方便路人通行,再在架子顶搭上帆布遮阳蔽雨,采回的蚵串就堆在这架子下,原来的丝瓜架下养了七笼鸡,他们在帆布架下剥蚵殻,鸡群不是在丝瓜架下打瞌睡就是在附近散步觅食,排泄物传出来的气味,虽不甚入鼻,闻久了却也不知其味。
剥下的蚵殻又給晒乾打洞穿入塑胶绳,重新挂回河中棚架,几个月后又可收成,只要河水不受污染,这是条吃不完的宝藏呢!
这一批收成足足让他们忙了一个月,蚵贩子来收蚵,看见那肥肥胖胖的蚵仔,收价都抬得高,庆生有时趁明月喂奶之际把当天卖得的部分价钱收入私囊,明月隔天还要跟贩子争执,他们卖出的斤两不只这些,等贩子拿账册一核对,明月不免跟庆生大吵一架。她欢喜见他做伙剥蚵殻,却不能见他背地里检取辛苦挣来的钱财,卖蚵的钱原本是打算为弟妹积存来日结婚支出,现时为了度日不得不挪来急用,难道庆生都不担心米缸见底那天的来临?她一状告到父亲跟前,知先劝勉她:「尪某冤家,父母插手会增事端,你好好跟伊讲,没钱日子无法度,若有顾某子,赌间少去,无法赚至少也要会守。」
「我怎没讲,每次讲都冤家。」
「伊若放荡你就要多忍耐,伊虽然较爱赌,对父母拢有尊敬,叫伊做事也有认真做,这点真可取。」
「伊既然有尊敬你,你就跟伊讲,若再爱赌,早晚这个后生养不起。」
知先说:「哪个赌博的人相信自己都赌不赢?期待一个人马上将赌戒掉是会失望的。」
他安抚明月,又说:「不必烦恼弟妹将来的嫁娶,父母应该要拿得出来,我辛苦踏三轮车为啥?总也是为子女。你妈妈说的话你免挂意,阿爸会想办法。」知先一席话,明月心头放松,跟前没有比把生活过下去更重要的事了。
知先離郷前把慶生叫來跟前,说:「我这一趟去又是好几个月,厝内你要多照顾,明月带婴仔也没啥闲空,你事头多做一点,屈在赌间不会有前途,自己要会想。」
庆生一向尊敬知先,坦然说:「阿爸你放心,我赌博是有较坏子,但是盐田和厝内事头同款有做,叫我不赌是不可能,盐田的工作我会较勤力,厝内大小我也会照顾。」
知先不是个啰嗦的人,他以为一个人肯听,一两句提醒的话就听明白了,若不肯听,十句二十句都无济于事。明月夫妻的事,他也只能到此为止,免生事端。他放下众人,又进城踏三轮车去了。
雨期过后,庆生果然勤力晒盐,黄昏从盐田回来就逗儿子玩,明月这时将鸡只赶回笼里,将肥大可卖的归同一笼。丝瓜架下有九个鸡笼了,每天清早都可捡十几个蛋,她把捡下的蛋一个个排在一只箱子里,每星期鸡贩子来时就连同鸡卖掉。所得虽不多,也足够做为婴儿用项支出了。
有时她将婴儿交给明婵,也和明玉、庆生一起收盐,三个人收盐,连日头都会嫉妒得高温折磨人,有了庆生,她和明玉实在轻松不少。盐田上,只要她有心,远远一望,常可望见大方和他父母一起收盐,他仍在村子里,他留下来了,明月有胜利的感觉,是她留住了他吗?那天他说他不放心她。看见他仍在村子固然高兴,明月又十分担心他真为她耽误前途。
入秋后,天气转凉,祥春时患感冒,明月为他至庙里求平安,手中一往香默祷完毕,大方的母亲走进庙里,看见她,叫她:「明月,你有闲来?」
「是呀,光敏伯母,祥春时常不爽快,我来求平安。你呢?」
「我呀,唉,说来话头长。」光敏伯母将明月双手拉到自己胸前,无限委屈似的,一脸忧愁说:「你也不是不知我们大方,吃到要翻三十一了,孤子一个,也不娶某,不知跟伊讲几年了,我和伊阿爸想要抱孙想疯了,伊年头说要去都市发展,没某跟在身边照顾我怎放心伊去。我跟伊讲,伊若娶某我就让伊去,不阻挡伊前途。你看,年头讲到现在快要年尾,伊也不娶某,我只好常来求神明,保佑伊早日娶某生后生,给我们传香火,这样我对林家也有交代。你看伊人扮哪点输人?吃到三十还娶无某,不给人笑得落下颏?」
明月默默为她点燃三炷香,她接过说:「三炷香哪够?我连小菩萨都要求。」她指指两墙和角落诸神像,向旁边案台抓起一把香,凑近烛台火苗。
「今年伊要出海吗?」明月问。
「要呀,伊每年寒天都出海,这囝仔真勤力。」
「说不定这回带个某回来。」
「那就得请神明成全了。」光敏伯母虔诚举香走向神坛前。
听到这消息后,明月不知怎的,一有空闲就为自己裁制入时衣裳,每回去佳里镇,她一定到时装店看最新式的服饰,裁了适当的减价布回来照样缝制,粉红、嫩黄、天蓝都穿上身,流行的小翻领、无袖连身窄腰洋装、打褶裙,没有一件不裁来穿,羡煞村中小姐,人家但凡看她身上穿什么就知道当今城镇流行什么款式。连大方见了都把她拿来跟城镇仕女比,只要提上一只小皮包,点上唇膏,她就像月历纸上的美丽女郎,沾染了一点点城市的虚荣与华丽,他喜欢华丽的感觉,她是他心底的骄傲,他喜欢她的打扮,即使生过一个孩子,窄细的腰围仍令人遐思不已。大方心底明白,她的打扮全为了他。
含泪的眼睛是最令人心悸的眼睛,大方怜惜地望着她,然后转向观音,双掌合十,说:「我林大方在慈悲的观音面前咒誓,我刚才讲的全是真心话,若有半句虚言,此生在外落魄潦倒,永远不能回乡。」
──大方,一生一世,我要如何感激你的疼惜──?明月见他凝望观音的虔诚双眼泪光闪烁,心如刀割。
「别憨了,我不可能离缘,你自你去,有闲回來家郷探望,我总是在这块咸土地讨生活。」
她匆匆走了出来,在里面耽搁太久,万一被人察觉两人泪眼相对,以后如何在村中站起。她镇定神色回到坐位,庆生问:「怎去那么久?」
「在后面走走,空气较好。」
甫说完,台上谜语猜完,下一个上来的是大方。台下掌声响起,众人一来对他赶回来庆元宵表兴奋,二来认为他是唯一可与庆生对抗的人。庆生兴致勃勃跟明月叨念着:「听说这小子歌喉不错。」明月不语。
大方却说今晚不参加擂台不唱歌,纯粹表演一项新玩意。他从口袋摸出一把口琴,看也不看台下一眼,神色异常肃静。口琴凑到嘴边,轻柔的乐音响起,是村人从没听过的曲子,明月知道,那是明心去世时,大方为她作的,随着那口琴声,她心里默默哼着:
白鹭鸶在田边
秋风冬霜 白白的身影飞来去
白鹭鸶在田边
等阮的脚步来伴伊
伴伊过了风过了雨 过了炎热和寒露
伊说阮呀 摇摇的脚步
亲像一只 风中吟唱找食的慈鸟
白鹭鸶在田边
秋风冬霜 白白的身影飞来去
白鹭鸶在田边
等无阮摇摇的脚步
等过了风等过了雨 过了炎热和寒露
伊说阮呀 忘了盐田地
不知去到 天边哪个逍遥好所在
由于曲调轻松,颇得大家好感,尤其口琴在村里还算新鲜东西,陶醉的人也就更多。大方音调一转,声入悲切,缓慢哀伤的琴音在灯火如花的夜色下痴情地吹奏着,明月再也受不住了,心里一阵一阵麻痛,这人呀,要割了人心肺才甘心!他吹的是河堤上那首:
天顶的月
阮心内的月
光光照着阮的去路
怎样一时风云起
月色黯淡失天星
让阮行船大海
茫茫找无路
大方独自吹得忘我陶醉,明月听得如生如死,心里思忖着,她眼里的泪光可是收敛了?
这晚庆生果然成了歌唱擂台的魁首,成了村中的新歌王,他高兴地帮明月把那奖赏来的大盆拿回家,沿路抬头挺胸,风光露在脸上,明月未曾见过他这般神气,但今晚她沉醉在大方的感情里,无法与他共享他的快乐,也忽略了庆生的音乐天分和热爱。
6
春末雨期来临时,明月产下一名结实的小男婴,因时逢春末入夏,庆生按自家辈分,给男婴取名祥春,盼还能留住春天的尾巴,留住大好时光。儿子承他姓是他最光荣骄傲的事,他一向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来住此村完全为帮忙明月的家庭,招赘只是名义,儿子归他姓让他在明月面前免去为入赘夫的尴尬与不满,他随时随地注意明月对待儿子的一举一动,不停提醒她喂奶时间,明月稍有延迟,他便恶言相向,咒骂的时候,他有一丝快感,使他沉迷于挑剔她的毛病,借机辱骂。明月初为人母,育儿手忙脚乱,庆生责备她喂奶延迟,她非但不以为恶,心里反而有丝甜蜜,因为庆生必是深深爱着儿子,否则怎会在乎她稍稍的延迟。
去年挂河的蚵壳,虽未赶上过年收成,但到了雨期已结满肥厚的蚵仔,明月坐完月子第一天就租了竹筏自己撑篙到河中采蚵串,明玉相伴,两姐妹将今年雨期的希望都寄托在这成串的累累蚵仔,只要卖到好价钱,雨期可以撑过去。
蚵串采回来那天庆生也来帮忙,他以前未曾见过人家剥蚵殻,很想亲自体会其中滋味。他前一天就和知先两人搜集竹枝竹片,把东厢房间的丝瓜架延伸到路边,留三尺与路旁榕树相邻,方便路人通行,再在架子顶搭上帆布遮阳蔽雨,采回的蚵串就堆在这架子下,原来的丝瓜架下养了七笼鸡,他们在帆布架下剥蚵殻,鸡群不是在丝瓜架下打瞌睡就是在附近散步觅食,排泄物传出来的气味,虽不甚入鼻,闻久了却也不知其味。
剥下的蚵殻又給晒乾打洞穿入塑胶绳,重新挂回河中棚架,几个月后又可收成,只要河水不受污染,这是条吃不完的宝藏呢!
这一批收成足足让他们忙了一个月,蚵贩子来收蚵,看见那肥肥胖胖的蚵仔,收价都抬得高,庆生有时趁明月喂奶之际把当天卖得的部分价钱收入私囊,明月隔天还要跟贩子争执,他们卖出的斤两不只这些,等贩子拿账册一核对,明月不免跟庆生大吵一架。她欢喜见他做伙剥蚵殻,却不能见他背地里检取辛苦挣来的钱财,卖蚵的钱原本是打算为弟妹积存来日结婚支出,现时为了度日不得不挪来急用,难道庆生都不担心米缸见底那天的来临?她一状告到父亲跟前,知先劝勉她:「尪某冤家,父母插手会增事端,你好好跟伊讲,没钱日子无法度,若有顾某子,赌间少去,无法赚至少也要会守。」
「我怎没讲,每次讲都冤家。」
「伊若放荡你就要多忍耐,伊虽然较爱赌,对父母拢有尊敬,叫伊做事也有认真做,这点真可取。」
「伊既然有尊敬你,你就跟伊讲,若再爱赌,早晚这个后生养不起。」
知先说:「哪个赌博的人相信自己都赌不赢?期待一个人马上将赌戒掉是会失望的。」
他安抚明月,又说:「不必烦恼弟妹将来的嫁娶,父母应该要拿得出来,我辛苦踏三轮车为啥?总也是为子女。你妈妈说的话你免挂意,阿爸会想办法。」知先一席话,明月心头放松,跟前没有比把生活过下去更重要的事了。
知先離郷前把慶生叫來跟前,说:「我这一趟去又是好几个月,厝内你要多照顾,明月带婴仔也没啥闲空,你事头多做一点,屈在赌间不会有前途,自己要会想。」
庆生一向尊敬知先,坦然说:「阿爸你放心,我赌博是有较坏子,但是盐田和厝内事头同款有做,叫我不赌是不可能,盐田的工作我会较勤力,厝内大小我也会照顾。」
知先不是个啰嗦的人,他以为一个人肯听,一两句提醒的话就听明白了,若不肯听,十句二十句都无济于事。明月夫妻的事,他也只能到此为止,免生事端。他放下众人,又进城踏三轮车去了。
雨期过后,庆生果然勤力晒盐,黄昏从盐田回来就逗儿子玩,明月这时将鸡只赶回笼里,将肥大可卖的归同一笼。丝瓜架下有九个鸡笼了,每天清早都可捡十几个蛋,她把捡下的蛋一个个排在一只箱子里,每星期鸡贩子来时就连同鸡卖掉。所得虽不多,也足够做为婴儿用项支出了。
有时她将婴儿交给明婵,也和明玉、庆生一起收盐,三个人收盐,连日头都会嫉妒得高温折磨人,有了庆生,她和明玉实在轻松不少。盐田上,只要她有心,远远一望,常可望见大方和他父母一起收盐,他仍在村子里,他留下来了,明月有胜利的感觉,是她留住了他吗?那天他说他不放心她。看见他仍在村子固然高兴,明月又十分担心他真为她耽误前途。
入秋后,天气转凉,祥春时患感冒,明月为他至庙里求平安,手中一往香默祷完毕,大方的母亲走进庙里,看见她,叫她:「明月,你有闲来?」
「是呀,光敏伯母,祥春时常不爽快,我来求平安。你呢?」
「我呀,唉,说来话头长。」光敏伯母将明月双手拉到自己胸前,无限委屈似的,一脸忧愁说:「你也不是不知我们大方,吃到要翻三十一了,孤子一个,也不娶某,不知跟伊讲几年了,我和伊阿爸想要抱孙想疯了,伊年头说要去都市发展,没某跟在身边照顾我怎放心伊去。我跟伊讲,伊若娶某我就让伊去,不阻挡伊前途。你看,年头讲到现在快要年尾,伊也不娶某,我只好常来求神明,保佑伊早日娶某生后生,给我们传香火,这样我对林家也有交代。你看伊人扮哪点输人?吃到三十还娶无某,不给人笑得落下颏?」
明月默默为她点燃三炷香,她接过说:「三炷香哪够?我连小菩萨都要求。」她指指两墙和角落诸神像,向旁边案台抓起一把香,凑近烛台火苗。
「今年伊要出海吗?」明月问。
「要呀,伊每年寒天都出海,这囝仔真勤力。」
「说不定这回带个某回来。」
「那就得请神明成全了。」光敏伯母虔诚举香走向神坛前。
听到这消息后,明月不知怎的,一有空闲就为自己裁制入时衣裳,每回去佳里镇,她一定到时装店看最新式的服饰,裁了适当的减价布回来照样缝制,粉红、嫩黄、天蓝都穿上身,流行的小翻领、无袖连身窄腰洋装、打褶裙,没有一件不裁来穿,羡煞村中小姐,人家但凡看她身上穿什么就知道当今城镇流行什么款式。连大方见了都把她拿来跟城镇仕女比,只要提上一只小皮包,点上唇膏,她就像月历纸上的美丽女郎,沾染了一点点城市的虚荣与华丽,他喜欢华丽的感觉,她是他心底的骄傲,他喜欢她的打扮,即使生过一个孩子,窄细的腰围仍令人遐思不已。大方心底明白,她的打扮全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