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这就跟以前买卖奴隶一样,当地奴隶太多,那就送走,送去需要奴隶的地方。
因为此次难民大部分都是庶民,不是庶民的也被登记成为庶民了,所以不能像运送奴隶一样,那么粗鲁的将人运送走,而原本买卖奴隶的人牙子们都很有长期运送人口的经验,那些官员们灵机一动,干脆就让人牙子们来管理难民队伍,用比对奴隶更好的待遇去运送那些灾民。
直接对人牙子说,路上死的人多了,就用人牙子自己家里的人,包括他自己来填补缺漏,那些人牙子对灾民的态度,能比对自己亲爹都好。
琼玉在听闻灾民被送来的时候,第一个积极响应,要求将灾民往永明城来送,永明城现在到处都需要人手,之前妫央在的时候,很多建筑都没有建好。
比如说类似于景昌的坊市,目前永明城也有,妫央建得时候主打一个测试,所以坊市的区域并不大,当时还有一些当地的大族出来阻拦,妫央被拦了一下后,对这方面的基建没那么热情了,所以琼玉接手的就是个测试区域。
现在测试结果早就出来了,坊市真的太适合城市了,永明城现在的和平和繁荣,根本离不开坊市,所以她非常需要扩建坊市和城池,那需要大量人口。
永明城哪儿来那么多人啊,还不是得往外去找,现在北地送来的难民,简直就是解了琼玉的燃眉之急。
如此一来,永明城得了实惠,北地得了安稳,双赢的大好局面形成了。
外界的人一直盯着景昌的动静,看到景昌对难民的安排,其余与北地接壤的诸侯国都想试一试。
小诸侯国试了之后直接宣告失败,因为小诸侯国哪儿有那么大的领土,可以将难民从北往南调啊,也没那么多钱和粮食,供给难民们吃喝。
大国用了之后,倒是觉得挺好用,安国尤甚,安王甚至觉得,那些没有难民的地方也可以用这个办法。
将原本的人调走,空出来的土地给难民用,如此一来,原本同处一地的人就没法联合起来对抗朝廷,难民也有了安置的地方,能好好为他种地了。
安王有了一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领悟,可他这点儿领悟才刚冒出头,就被安国的朝臣联手压了下去。
安国不止有后来安王打下来的地盘,还有一开始安王的封地,那些封地上的大族才是真的会联合起来反抗朝廷的存在,要是真让安王用了这个将人调走,斩断当地人根基的法子,他们的家族怎么办?
安王不明白为什么周天子想干什么都那么轻松,而他想做什么,却处处是桎梏,到处是困难。
要是沈知微知道他的烦恼,一定会告诉他,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安国死的人太少了。
那些老是在他耳边逼逼赖赖的家伙要是都死了,自然是想干什么干什么了。
没错,在沈知微看来,那些逼逼赖赖,阻止她建设国家的家伙,就应该去死。
她倒不是视人命如草芥,主要是她觉得,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先视人命如草芥了,要问视了哪位人命?当然是沈知微自己!
沈知微觉得自己可辛苦了,成天不是在努力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每天都要批阅奏折,绞尽脑汁去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要如何安排,她都这么卷了,身为属下不给她分忧倒也罢了,还给她添堵,这不就是在浪费她的生命吗?
你既然对我不仁,那就别怪我对你不义!
好在这一类伪君子在景昌是少数,此前她命令闻桃带兵斩杀那些个犯了叛国罪的贵族时,很好的震慑了那些心思不纯的家伙,想要让那群人一辈子安稳肯定不行,但是让他们老实一阵子还是可以的。
什么时候谁再跳出来,她再给谁判个满门抄斩。
教书育人的系列任务在一点点推动进度条,除了专业学校的学生外,那些个学堂里的学生也成了任务标准,等九月份一开学,沈知微就盯着教学任务不放了。
七月触发后,差不多十月份就会结算,要是最后一个月出现问题,导致结局等级不高,沈知微真的会被气死。
好在她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发生,闻桃任太傅之后,对教育一途的事情都很上心,不光会盯着学堂的学生,还会不时问问底下的讲师,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务必保证学生好好学习,老师好好教书。
她原本就是个高精力人群成员,现在太宰这个琐事繁多的职位已经有妫央干活了,她就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教育上,凭借一人之力,硬是将整个教育体系上上下下捋得明明白白,沈知微想想那个工作量都咋舌,闻桃则觉得轻轻松松。
每次在这种时候,沈知微都想说,她要跟高精力人群拼了!
妫央估计也是同样的想法,当上太宰后,妫央比之前更忙了,他以为自己曾经有过当太宰的经验,二次上位,会游刃有余,结果景昌现在的政务量和他当太宰时完全不可同一而论,他忙得黑眼圈深得好似国宝。
他的那些门客也累够呛,光是熟悉六部官员,分清六部的职责就花费了不少精力。
要不是想当首辅的愿望撑着,妫央都想请辞不干,自请外放去做郡守了。
九月份的一天,上朝的时候,沈知微终于发现了妫央的大黑眼圈。
沈知微有点儿心虚地望天,她最近也是忙,都忘了组建内阁的事情了。
没办法,国家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她有一个秘书团,都照样会忘记一些事情。
于是在这个平平无奇的早朝上,沈知微突然提起了内阁,说是内阁,其实就是给太宰减轻工作量的存在,只不过内阁成员都有一部分太宰的权力。
这个很不一般,随着地盘越来越大,太宰的权力也跟着水涨船高,原本太宰只有一位,其余人想争也争不来,现在内阁成员有十名,一下子就给了高级官员们一个希望。
内阁的十名成员被称为内阁学士,太宰作为首辅,也就是内阁的首席,其余九人,沈知微将六部尚书全都塞了进去,顺便将闻桃也塞进去了,担任其中一个位子。
这样就有了八个人,还差两个位置。
沈知微将烟霞也塞了进去,剩余一个位置,她给了安金。
烟霞和安金之所以进入内阁,是为了平衡内阁的权力,烟霞作为秘书团的首位秘书,是真正的君王心腹,得沈知微信任。
安金则是百工坊的代表,沈知微看来,她属于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必须参与管理,哪怕安金不擅长管理,也必须加入其中。
而且内阁建立之后,任何王令都要经由内阁传出,安金在其中才能最快知道有关百工坊的安排,她能成为第一道防止外行人指挥内行人情况发生的防线。
不然等以后,科研人员将在官场上没有丝毫的话语权,要知道科研可是无时无刻都在烧钱的,而官场上的那些外行人掌握着钱袋子,没有内行人做判断,最后这钱指不定流向何处了。
暂定的十个内阁成员全到位了,妫央以为自己成为首辅后会更轻松一点,然后发现,并没有。
甚至还更多了,因为他还需要辅佐大王下达王令。
真正轻松下来的只有沈知微。
六部尚书在内阁里,压根不管事,就是有大事的时候可以问一句,真正做事的人是妫央、闻桃和烟霞三人,三人的工作和之前没什么区别。
妫央发现这一点后,人直接裂开。
他受不了的去求见大王,想要请大王多找几个内阁学士来帮他做事。
第81章妫央:我可真是无语啊我……
“爱卿辛苦, 予早已知晓,故而设立内阁,以期能让爱卿轻松些,只是没想到, 内阁尚不足以叫爱卿放松些。”
沈知微听了妫央满是怨气的控诉, 心虚得不行, 也是她挑选的内阁成员太不能干事,六部尚书各有各的事情要忙, 其余人也都是一堆事情。
历史上的内阁成员, 一般就是翰林学士, 是一门心思做一件事的人。
但她这不是人手不足吗?
要是人手足够, 她恨不得一个岗位两人干活,大家都能轻松一点儿,能按时上下班, 甚至还能有很长的假期!
她也不想压榨牛马们,可她就这点儿牛马,活儿却多的干不完, 连她自己都开始当牛做马了, 底下人想轻松做事, 那不是在开玩笑嘛。
当然, 真话不能跟妫央说,只能先稳住妫央。
妫央听了沈知微十分理解的话, 脸色好看了不少, 他也知道大王辛苦,说白了还是臣子无能,他若是有本事,自己能顶上, 也就不用大王心心念念着给他组建什么内阁了。
大王心胸宽阔,意在天下,他却拿这点儿小事来麻烦大王,妫央想到这儿,心中有些惭愧。
“是央无能,叫大王为央操心至此,央实在是罪该万死!”
“倒也没有那么严重,你都累成这样了,谁罪该万死都轮不到你罪该万死。”
沈知微没忍住吐槽了一句,对上妫央迷茫的小眼神,她这下更心虚了。
因为此次难民大部分都是庶民,不是庶民的也被登记成为庶民了,所以不能像运送奴隶一样,那么粗鲁的将人运送走,而原本买卖奴隶的人牙子们都很有长期运送人口的经验,那些官员们灵机一动,干脆就让人牙子们来管理难民队伍,用比对奴隶更好的待遇去运送那些灾民。
直接对人牙子说,路上死的人多了,就用人牙子自己家里的人,包括他自己来填补缺漏,那些人牙子对灾民的态度,能比对自己亲爹都好。
琼玉在听闻灾民被送来的时候,第一个积极响应,要求将灾民往永明城来送,永明城现在到处都需要人手,之前妫央在的时候,很多建筑都没有建好。
比如说类似于景昌的坊市,目前永明城也有,妫央建得时候主打一个测试,所以坊市的区域并不大,当时还有一些当地的大族出来阻拦,妫央被拦了一下后,对这方面的基建没那么热情了,所以琼玉接手的就是个测试区域。
现在测试结果早就出来了,坊市真的太适合城市了,永明城现在的和平和繁荣,根本离不开坊市,所以她非常需要扩建坊市和城池,那需要大量人口。
永明城哪儿来那么多人啊,还不是得往外去找,现在北地送来的难民,简直就是解了琼玉的燃眉之急。
如此一来,永明城得了实惠,北地得了安稳,双赢的大好局面形成了。
外界的人一直盯着景昌的动静,看到景昌对难民的安排,其余与北地接壤的诸侯国都想试一试。
小诸侯国试了之后直接宣告失败,因为小诸侯国哪儿有那么大的领土,可以将难民从北往南调啊,也没那么多钱和粮食,供给难民们吃喝。
大国用了之后,倒是觉得挺好用,安国尤甚,安王甚至觉得,那些没有难民的地方也可以用这个办法。
将原本的人调走,空出来的土地给难民用,如此一来,原本同处一地的人就没法联合起来对抗朝廷,难民也有了安置的地方,能好好为他种地了。
安王有了一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领悟,可他这点儿领悟才刚冒出头,就被安国的朝臣联手压了下去。
安国不止有后来安王打下来的地盘,还有一开始安王的封地,那些封地上的大族才是真的会联合起来反抗朝廷的存在,要是真让安王用了这个将人调走,斩断当地人根基的法子,他们的家族怎么办?
安王不明白为什么周天子想干什么都那么轻松,而他想做什么,却处处是桎梏,到处是困难。
要是沈知微知道他的烦恼,一定会告诉他,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安国死的人太少了。
那些老是在他耳边逼逼赖赖的家伙要是都死了,自然是想干什么干什么了。
没错,在沈知微看来,那些逼逼赖赖,阻止她建设国家的家伙,就应该去死。
她倒不是视人命如草芥,主要是她觉得,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先视人命如草芥了,要问视了哪位人命?当然是沈知微自己!
沈知微觉得自己可辛苦了,成天不是在努力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每天都要批阅奏折,绞尽脑汁去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要如何安排,她都这么卷了,身为属下不给她分忧倒也罢了,还给她添堵,这不就是在浪费她的生命吗?
你既然对我不仁,那就别怪我对你不义!
好在这一类伪君子在景昌是少数,此前她命令闻桃带兵斩杀那些个犯了叛国罪的贵族时,很好的震慑了那些心思不纯的家伙,想要让那群人一辈子安稳肯定不行,但是让他们老实一阵子还是可以的。
什么时候谁再跳出来,她再给谁判个满门抄斩。
教书育人的系列任务在一点点推动进度条,除了专业学校的学生外,那些个学堂里的学生也成了任务标准,等九月份一开学,沈知微就盯着教学任务不放了。
七月触发后,差不多十月份就会结算,要是最后一个月出现问题,导致结局等级不高,沈知微真的会被气死。
好在她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发生,闻桃任太傅之后,对教育一途的事情都很上心,不光会盯着学堂的学生,还会不时问问底下的讲师,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务必保证学生好好学习,老师好好教书。
她原本就是个高精力人群成员,现在太宰这个琐事繁多的职位已经有妫央干活了,她就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教育上,凭借一人之力,硬是将整个教育体系上上下下捋得明明白白,沈知微想想那个工作量都咋舌,闻桃则觉得轻轻松松。
每次在这种时候,沈知微都想说,她要跟高精力人群拼了!
妫央估计也是同样的想法,当上太宰后,妫央比之前更忙了,他以为自己曾经有过当太宰的经验,二次上位,会游刃有余,结果景昌现在的政务量和他当太宰时完全不可同一而论,他忙得黑眼圈深得好似国宝。
他的那些门客也累够呛,光是熟悉六部官员,分清六部的职责就花费了不少精力。
要不是想当首辅的愿望撑着,妫央都想请辞不干,自请外放去做郡守了。
九月份的一天,上朝的时候,沈知微终于发现了妫央的大黑眼圈。
沈知微有点儿心虚地望天,她最近也是忙,都忘了组建内阁的事情了。
没办法,国家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她有一个秘书团,都照样会忘记一些事情。
于是在这个平平无奇的早朝上,沈知微突然提起了内阁,说是内阁,其实就是给太宰减轻工作量的存在,只不过内阁成员都有一部分太宰的权力。
这个很不一般,随着地盘越来越大,太宰的权力也跟着水涨船高,原本太宰只有一位,其余人想争也争不来,现在内阁成员有十名,一下子就给了高级官员们一个希望。
内阁的十名成员被称为内阁学士,太宰作为首辅,也就是内阁的首席,其余九人,沈知微将六部尚书全都塞了进去,顺便将闻桃也塞进去了,担任其中一个位子。
这样就有了八个人,还差两个位置。
沈知微将烟霞也塞了进去,剩余一个位置,她给了安金。
烟霞和安金之所以进入内阁,是为了平衡内阁的权力,烟霞作为秘书团的首位秘书,是真正的君王心腹,得沈知微信任。
安金则是百工坊的代表,沈知微看来,她属于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必须参与管理,哪怕安金不擅长管理,也必须加入其中。
而且内阁建立之后,任何王令都要经由内阁传出,安金在其中才能最快知道有关百工坊的安排,她能成为第一道防止外行人指挥内行人情况发生的防线。
不然等以后,科研人员将在官场上没有丝毫的话语权,要知道科研可是无时无刻都在烧钱的,而官场上的那些外行人掌握着钱袋子,没有内行人做判断,最后这钱指不定流向何处了。
暂定的十个内阁成员全到位了,妫央以为自己成为首辅后会更轻松一点,然后发现,并没有。
甚至还更多了,因为他还需要辅佐大王下达王令。
真正轻松下来的只有沈知微。
六部尚书在内阁里,压根不管事,就是有大事的时候可以问一句,真正做事的人是妫央、闻桃和烟霞三人,三人的工作和之前没什么区别。
妫央发现这一点后,人直接裂开。
他受不了的去求见大王,想要请大王多找几个内阁学士来帮他做事。
第81章妫央:我可真是无语啊我……
“爱卿辛苦, 予早已知晓,故而设立内阁,以期能让爱卿轻松些,只是没想到, 内阁尚不足以叫爱卿放松些。”
沈知微听了妫央满是怨气的控诉, 心虚得不行, 也是她挑选的内阁成员太不能干事,六部尚书各有各的事情要忙, 其余人也都是一堆事情。
历史上的内阁成员, 一般就是翰林学士, 是一门心思做一件事的人。
但她这不是人手不足吗?
要是人手足够, 她恨不得一个岗位两人干活,大家都能轻松一点儿,能按时上下班, 甚至还能有很长的假期!
她也不想压榨牛马们,可她就这点儿牛马,活儿却多的干不完, 连她自己都开始当牛做马了, 底下人想轻松做事, 那不是在开玩笑嘛。
当然, 真话不能跟妫央说,只能先稳住妫央。
妫央听了沈知微十分理解的话, 脸色好看了不少, 他也知道大王辛苦,说白了还是臣子无能,他若是有本事,自己能顶上, 也就不用大王心心念念着给他组建什么内阁了。
大王心胸宽阔,意在天下,他却拿这点儿小事来麻烦大王,妫央想到这儿,心中有些惭愧。
“是央无能,叫大王为央操心至此,央实在是罪该万死!”
“倒也没有那么严重,你都累成这样了,谁罪该万死都轮不到你罪该万死。”
沈知微没忍住吐槽了一句,对上妫央迷茫的小眼神,她这下更心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