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沈知微最担心的就是粮食,景昌附近确实不缺粮,可天下何其大,到处都是忍饥受饿的人。
  “汴地的民居可曾修缮过?往年汴地的雪大吗?”
  沈知微没有问景昌附近的事情,因为景昌附近几乎所有民居都加设了火炕,入冬前也已经修缮过房屋,这点儿小雪不会冻死人,也不会压塌屋舍。
  汴地离她较远,且是今年才入她手中,无论是民生建设还是其他方面,都比不上景昌这边完善。
  “入冬前倒是听说,永明城附近的民居都被修缮过,其余地方,没有消息,不过往年汴地鲜少会下大雪,大王不必忧心。”
  烟霞特意了解过汴地,此刻才没有被沈知微问住,她做事确实细心极了,而且有未雨绸缪的远视,沈知微拿她当秘书,用着非常顺手。
  沈知微没想到永明城竟然提前做了布置,妫央真不愧是妫央,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不管是在哪儿,都会尽心为大王办事。
  妫央之所以表现的如此体察民情,并不是说他是一个好官,而是因为他知道,沈知微会在意这些事,会特意提及此事。
  这不,他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了沈知微耳边,沈知微开始犹豫要不要将他调回景昌了,妫央在做这些琐事时真的很好用,比闻桃要好用。
  闻桃在推广文字,与文人交流的领域很权威,做琐事就远不如妫央了,妫央认识的人多,三教九流什么都有,所以有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妫央会处理的很好。
  沈知微想到这儿又歇了将妫央调回来的心,她能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且妫央用的确实顺手,背刺的时候也毫不留情 。
  沈知微有时候真不知道妫央的小脑瓜里到底都在想些什么?她明明没有说过的事情,为什么就能给她脑补成另外一个模样?
  眼不见心不烦,今年反正不能让人叫回来了。
  沈知微不明白,越是大的危险,就越应该放在眼皮底下盯着,放出去那是给了对方自由发挥的空间,她以后想起来就后悔,后悔没有将妫央早点儿喊回来。
  三日后,鸱尾开始点兵,妫央忙活完了一些赈灾的事情,听说了兵营的动静,就知道胡幼安将他之前说的话听进去了。
  冬日起兵其实不是一件好事,冬天冷,土比较硬,不好挖坑。
  像是比较大的投石机,布置在军营附近的陷阱,都会受到土太硬的影响,兵卒要耗费更多的力气去挖土,时间上也会拉长,很可能会给敌人可乘之机。
  好在汴地附近没有那么快入冬,如今算是初冬,土也没有被冻硬。
  只是早晚的时候寒风阵阵,骑马在外难免会冻得手脚僵硬,身上的甲胄冰冷的像是穿了一身冰块儿,要是本身穿得不够厚实,很容易就会生病。
  鸱尾对这种寒风适应良好,她以前住在海边,冬天来临,海风才是真的冷。
  鸱尾为了将寒冷的影响降到最低,点到的兵全都是靠北的庶民出身,对寒冷的抵御能力更强。
  鸱尾明白,冬日出兵的劣势不光会在己方身上显现,敌人同样要饱受冬天的寒冷,在这个时候谁更扛得住,谁就具有了先天的优势。
  胡幼安亲自送鸱尾出兵营,目送最后一个出征的士兵离开,她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这场本意为复仇的战斗,很快就会拉开序幕,长柱国不会是第一个,她将会用手中的剑,为大王洗刷侮辱!
  每每到了寒冷的冬天,沈知微都不愿意出门,而且每天都像是睡不醒一样,早上特别早就睡了,中午都起不来。
  有句话说得好,春乏秋困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沈知微认为她这种现象很正常。
  所以在冬天还死命内卷,每天都要向她汇报工作,今天出现一个小突破,明天又出了一个大成果的臣工,就让沈知微看着很心塞了。
  更让沈知微心塞的是,初雪刚停,她的系统就跳出了特殊事件提示。
  不是,这么冷的天能有什么特殊事件!难道这个冬天,除了她的臣工在卷她,外头那些大王也在卷她吗?
  毁灭吧,这个内卷的世界。
  沈知微整个人都不太好了,备案只听了好几天“喜报”,再看一眼特殊事件的名字,沈知微下意识的排斥干活起来。
  这次出发的特殊事件名叫“国战二”,没错,又触发国战了,上一次的国战还历历在目,这次又是因为什么打起来了?
  沈知微不想知道国战开打的原因,她只想知道这件事跟她有什么关系,她成天老老实实蹲在王宫里,外头的诸侯称王,她连句话都没有放出去,这次国战还能跟她有关?
  简直不要太荒谬。
  难不成那些诸侯打仗的时候全都是抬着她的旗帜吗?
  真要是出现这种情况,沈知微就要怀疑那些大王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打仗还举着天子的旗帜,干脆一开始就不要称王了。
  沈知微左看右看都看不出来特殊事件跟自己有什么关联,可是系统应该不会出错,系统说是她主动触发的国战。
  看多少遍都是主动触发。
  沈知微焦虑的不行,连着好几天只睡八个小时,她甚至还在后台报错,系统自查后告诉她,没有出现任何故障。
  好的,更焦虑了,究竟是谁啊?是谁背着她触发了国战啊?
  沈知微特意去看了汴地的报告,主要关注妫央,没有任何动静。
  她此时已经忘了,自己先前将兵权和政权分开,除非永明城被进攻,不然妫央根本就没有领兵的权利,也没有派遣军队的权利,他递上来的报告里当然不可能有士兵活动的迹象。
  沈知微应该去看胡幼安送上来的军报,可惜军报半个月才上报一次,除非是有急事,不然不能随便上报。
  半月上报一次的规定也是沈知微亲自定下的,因为之前她不想总是看见捷报。
  总而言之,沈知微到处给自己挖坑,现在走一步栽一个坑,全是她给自己挖得。
  在胡幼安看来,长柱国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国,根本算不上急事,就是将它灭了,也不用特意上报。
  主要原因是胡幼安怕沈知微心软,胡幼安太清楚大王是多么仁慈的君主了,只是在这乱世,仁慈并不能保护好自己,唯有手中的武器才能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所重视的一切。
  等长柱国被灭,长柱王自缢,王室全员被俘的消息传到沈知微耳朵里时,冬天的第一个月都要过去了。
  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沈知微直接发急令,让胡幼安和妫央现在立刻马上入景昌来面见大王,至于那些俘虏,全都交给闻桃安排。
  沈知微反正不想往后宫里抬,这些俘虏大多都识字,去帮闻桃推广普通话吧。
  胡幼安和妫央以为大王急召他们回景昌,是为了给他们嘉奖,所以入宫的时候满脸喜色。
  对上了面沉如水的沈知微。
  不过因为沈知微平日也没什么表情,所以此刻,两人压根儿没有意识到沈知微快要气炸了。
  “央/幼安拜见大王!”
  “免礼,赐座。”
  沈知微没有发脾气,因为真正的心寒不是大吵大闹,是心如死灰。
  沈知微真想把闻桃、安金全都叫来,背刺寡人者,受上赏啊!
  第50章糟糕,替身文学攻击!背……
  沈知微先深吸了一口气。
  她没有直接开口, 是怕自己开口就被气笑咯。
  沈知微没法形容此刻自己的心情,硬要说的话,就是无奈兼认命。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虽然沈知微不是写文的, 但她是说话命令人的, 底下人没有好好执行她的命令, 怎么能怪底下的人呢?分明是她没有说明白命令。
  说明白……
  说什么!还说什么!她没有让人去打诸侯国,她没有!全是底下人自己干的!
  沈知微内心抓狂, 表面上看, 表情更冷冽了。
  妫央和胡幼安对视一眼, 两眼疑惑, 大王这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
  从表面上看是不高兴,但按理来说,国土开拓, 又打了那些不听王命的诸侯的脸,不应该是高兴才对嘛?
  最后妫央在心里总结,大王就是如此深不可测, 此时大王不悦, 肯定是想到了那些诸侯王不会善罢甘休, 日后定会再起战事, 因此担心子民受苦。
  大王真的太仁慈了。
  “大王放心,长柱国不过是一小国, 毗邻汴地, 其国君曾与先汴公为一宗,汴地早已归入大王名下,长柱国被中郎将麾下鸱尾将军攻占,并不是什么大事。”
  妫央开口, 意在消除沈知微的忧虑。
  沈知微听了之后更难受了。
  这么说来,连给长柱国报仇雪恨的诸侯都没有了。
  她打就打了,地方就这么给她了,她就莫名其妙向天下一统进军了。
  “身为一国之君,还敢称王,当真没有后手?”
  “不过是见其他诸侯称王,便自以为自己也有称王的底气,却不知这等小国,一旦称王便会陷入危险之地,每个诸侯王都能来分一杯羹,长柱国被灭,诸侯王中拍手叫好者,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