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他们不再是低贱的兵,他们是大王的兵,是天子之师!
  第33章 二合一! 做事就得又争又抢,要有野心……
  沈知微为妫央特地设了个新的官职, 名叫首辅。
  首辅顾名思义,首席辅助。
  哪儿的首席,沈知微没说,辅助什么, 沈知微也没说, 反正就是有这么一个官职了, 给妫央干了。
  一开始听说有这么一个官职时,朝中的大臣们并没有什么反应, 增添官职不是大事, 更不至于让他们所有人大动肝火, 相反, 对于贵族们来说,官职越多越好。
  贵族家中不成器的子弟实在是太多,如果一些不重要的官职多一些, 他们就能给自己所有孩子安排一个官位了。
  嫡长子继承制之所以盛行,还不是因为一个家族的资源有限,不全给一个孩子, 就会让家族破败。
  又不是他们不疼自己其他孩子。
  贵族们还在想, 要怎么将这个新设立的官职拢到自己手里, 就听到了惊天噩耗, 这个官职所管之事,桩桩件件都能和太宰重合。
  说白了, 就是太宰做什么, 首辅做什么,首辅甚至比太宰管得还多一些!
  太宰原本的权力很大,不光是要管理王家事务,还管理天下六典, 后来王室衰弱,太宰的权力被大幅削减,现如今已经不在三公之列。
  而首辅,完全就是复刻了曾经太宰的权力,并且还增添了许多大王赋予的治国之权,根本就是百官之首!
  这下子贵族们可不乐意了,纷纷向大王谏言,要求大王将这个首辅之位,交由更合适的人,而不是妫央。
  妫央年纪尚浅,除了收复盐场之外,没做过什么大事,让他登上百官之首的位置,百官不服。
  沈知微耐心倾听了众臣工的意见,最后拍板,让原本的太宰去做首辅。
  接着将太卜提拔为太宰。
  因为首辅是内阁首席,而现在没有内阁,所以首辅没有他的成员班子,想要做事,全都得亲力亲为。
  原本的太宰得知自己莫名其妙成了光杆司令后,脸都青了。
  可是大王已经听取他们的意见,更改了王命,若还去闹,大王怕是会被惹怒,经过盐场和泰晟的事,这些曾经看不上大王年幼的贵族,已经正视了如今大王的强大。
  他们没法几次三番去逼迫大王做事。
  最好的结果,其实是将首辅这个官职撤掉,偏偏沈知微完全不往那头说,就跟之前她拿出军功封爵制度后,有臣工上谏,她也这样东扯西扯,完全不吃圈套。
  沈知微对先王留下来的那些臣子,向来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你说什么,我就恩恩好的收到,但是要怎么做,你就别管我了。
  沈知微自有一套必定亡国的路去走,由不得这些老家伙们管。
  王室式微的时候,这些老家伙面大小诸侯一个屁都不敢放,还想来欺负她?她连那些诸侯都不怕,怕这群无能的老家伙不成。
  等妫央到达景昌时,沈知微和那群老家伙的对峙已经告一段落。
  从表面上看,老家伙们赢了,首辅之位没有落在妫央头上,而是到了他们手里,从内里来看,沈知微赢了,她不光安排好了妫央,还将太宰那个老头从原本的位置上赶了下来,直接将那老头给架空了。
  这是双赢,沈知微表示赢麻了。
  对沈知微来说,这件事处理的还不错,至少她兑现了之前给妫央画的大饼,现在妫央真的被她封为太宰了。
  可对妫央来说,这件事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妫央不知道还有一个首辅的官职在前,差点儿他就成为首辅,他一定会很高兴自己成为太宰。
  现在知道太宰头上多了个首辅的官职,就算现在的首辅是个手下无人,被架空的存在,妫央还是眼红。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谁不想要?
  三公九卿为什么那么受贵族们推崇?还不是因为他们的地位崇高,权力极大!首辅的权力和地位,有与三公九卿等同的潜力。
  而现在,他成了太宰,一个已经随着王室式微而变得可有可无的太宰。
  即便未来大王重新执掌天下,太宰的位置也注定会被首辅取代,这是一个没有丝毫前途可言的位置。
  妫央端坐在高位上,垂眸看向左右坐满的门客,面色阴沉如水。
  他环顾场内诸多门客,开口问道:“诸位今日入席,想必都已经听说了,因朝中诸位大臣不同意,央失去了首辅之位,不得已,任太宰之职,诸位有何见解?”
  “首辅一位,目前瞧着是无甚重要,可若真不是好东西,那群大臣怎会抢破头也要从太卜手中抢走此位?不能将其轻易送与他人。”
  “欸,太卜如今已是太宰,莫要再唤太卜。”
  有门客急不可待地开口,张嘴就是要将首辅之位抢回来。
  有的门客则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思,并不想引起争端,就用官职更换称呼一事来穿插话题,半句不提丢失的首辅之位。
  “依下臣看,太宰与首辅一职只需一人即可,如今成为两个官职,正如东风与西风,相互争斗,若太宰强则首辅必弱,反之亦然。大王如今正器重太宰,太宰于东海立了大功,那首辅不受重视,即便顶着个更高贵的名头,又能如何呢?”
  有门客带着不屑的语调开口说着,这让妫央紧锁的眉头不禁放松些许。
  “有名头还不够吗?有名有份,日后对方想对付太宰,费不了太大力气,为何要与其共存,合该东风彻底压过西风!”
  “说来简单,可如何才能彻底压过西风呢?”
  “首辅齐峦似乎是北国出身吧?”
  齐峦,氏齐,姓姚,北国的国君正是姚姓。
  “北国现在已经乱成一片了,齐峦不见半分心急,想来早与北国没什么联系。”
  “毕竟是母国,齐峦的老母亲好似还在世,人老了,总会想念故国,听闻齐峦的老母亲与老北公夫人曾有私交。”
  妫央听着那些门客议论,听到这儿,有些诧异地挑了下眉,开口问道:“你怎知此事?”
  贵女之间的私交,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少有人知,更不要说齐峦今年四十多,他老母亲至少六十了。
  离开北国几十载,那些年轻时的故交好友,怕是早就不再联系,怎么会被一个年轻人知道曾经的交情呢?
  妫央眯着眼睛打量那个说话的门客,心底泛起怀疑来。
  那门客跟着妫央也有几个月了,妫央为人如何,他很是清楚,见妫央这副模样,就知道是自己的话引起了怀疑,他立刻开口解释,以免引来杀身之祸。
  “太宰,此事是从一位名为郑的商人那里得知,商郑乃是北国的商人,他家世代在北国行商,前段时间,归顺于大王,为大王办事。”
  门客将事情讲得清清楚楚,并且将情报的真伪也都推到了郑头上,如果是假的,那就是郑在欺骗他,跟他没关系。
  大王身边多了一个名叫郑的商人,妫央是知道的。
  甚至他知道的更详细一些,比如那位商贾本来是想将北国内乱之事告知大王,没想到大王心血来潮,将其直接叫到跟前回话。
  而那名商贾确实有几分本事,竟入了大王的眼,让大王将其带回了景昌。
  “郑与桃郡守走得很近,他这次应该会跟着对方去往泰晟,你们以后少与他有来往。”
  妫央信了那门客所说的情报来源,并且顺便警告所有人,跟郑离得远一点儿。
  情报都让别人告诉自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吗?
  而且闻桃与他都是大王跟前的红人,高官之位统共只有那么几个,大王的心也只有那么一点儿大,能放下的人有限。
  妫央不想弱于任何人,包括那位有名师传承的闻太傅之女。
  即是未来的敌人,前期就不要有太过纠缠比较好,帮着胡幼安一起练兵,已经是他们最多的良好的交集了。
  “喏!”
  众门客齐齐应声,场面有点儿壮观,像是一个小型朝廷。
  现在的贵族都是这样,自己当高官,但并不会事事都自己做,而是养一堆门客为自己做事。
  门客有的是有奇遇读了书的庶民,有的是贵族家中的其他孩子,贵族的大部分家产都会交给嫡长子继承,其余没有拿到家产的孩子,只能自己谋生。
  没办法当官,就去当大官的门客,照样能吃香的喝辣的,扯虎皮做大旗,享受大权在握的快乐。
  妫央跟门客们聊完后,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他一定会得到首辅之位,本就是属于他的东西,凭什么让给别人!
  胡幼安回景昌的时候,沈知微亲自带着人在城外迎接。
  大军得胜归来,自然要好生迎接,胡幼安是实打实的功臣,可不能寒了功臣的心。
  而且沈知微还可以顺道去城外庄子上看一眼,最近地里已经种上了菽,也就是豆子,有些则种了谷子,天子的五十亩地还空着,沈知微一直在想要不要将套种的法子告诉庶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