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她之所以没有直接回答此问,是在深思大王究竟意欲何为。
之前她为说服大王,已经将此事说得清楚明白,大王不可能是没听懂。
沈知微还在期待地看着胡幼安,她哪里是没听懂,她是压根没听到。
上课不认真的后果就是这样。
胡幼安对上大王似乎充满期许的目光,心里咯噔一声,连忙正色道:“大王,汴国国君性情谨慎,且安国与汴国比邻而居,以防安国生事,汴国应当会稳重抉择。”
胡幼安总觉得大王是想要打起来的,这可不行,光凭她手里拿几百人,拿下泰晟绰绰有余,对上汴国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大王虽年幼,但却有壮志,为此壮志,胡幼安许下承诺,道:“还请大王多给奴一段时日,大王拿出军功晋升之法,现在军中众人都想着为大王立功呢。”
早晚有一日,她会领兵踏破汴国国境,为天子夺回失地。
沈知微没想太多,听见胡幼安说汴国不会下场,就彻底放心了。
“嗯,既如此,此次攻泰晟,予要同去。”
“什么!大王,万万不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大王身份贵重,景昌还没有到需要大王上战场的地步!”
胡幼安连忙否决了沈知微上战场的要求,并且言辞恳切地为沈知微分析利弊,让她知道自己多重要,决不能有失。
沈知微当然知道她不应该去战场,可现在是特殊事件开启期间,而她刚刚拿了一个sr,就因为她没上战场。
这次能不能赚到一个亿的外快,全看她愿不愿意出门了。
“予不会正面对敌,此次汝领兵攻城,乃是以少数战多数,占尽劣势,若予不去,士气必会受挫。”沈知微说罢,见胡幼安还要继续拒绝她,便接着说道:“予知晓因军功可封爵一事,军中士气高涨,可攻城时,进攻一方本就多有不足,景昌攻城器械倒是有,但面对高耸的城墙,没有几倍于敌方的兵卒,想要顺利攻下,很是困难。”
一般来说,攻城时应该拥有将近十倍于敌方的兵力才能稳妥,打仗本就是看天时地利人和,客场作战,敌方有城墙之利,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上若是不能碾压对方,那无论怎么看,都是一场地狱级别的战斗。
胡幼安有信心攻下泰晟,是因为泰晟的城墙没有那么高,泰晟的兵也没那么多。
最关键是,面对天子之师,泰晟的兵一开始就没底气,所以在士气上,胡幼安的兵碾压对方。
如果沈知微去到泰晟,亲自坐镇后方,胡幼安甚至有信心不费一兵一卒,就将泰晟拿下。
天子是名正言顺的天下共主,泰晟候和他的兵有几个胆子,敢跟天子正面硬刚?
可还是那句话,太危险了。
战场并不是一个老实待在后方,就能确保安全的地方,战斗时,营地不是绝对安全,万一有人领兵来袭,粮草和军械都会出现损失,更有可能被敌人前后包抄。
所以在战时,营地的压力并不小,也很危险。
胡幼安宁愿兵卒有牺牲,也不想大王被伤到一根毫毛。
沈知微坚持要去,她也想明白了,在这件事上,她去的好处远超她不去的弊端,不光是她去能鼓舞士气。
更是因为沈知微觉得,她以后很难遇到去战场还能不提刀杀人的特殊事件了。
这次的ssr结局的一亿外快,她赚定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沈知微被一亿的光芒迷惑了,她愿意去冒险。
胡幼安无法违背大王的意愿,因此此事便算是定下了。
不过为了沈知微的安全,胡幼安说什么都不允许开战后沈知微还在营地,这次沈知微的行为,被定义为战前动员,沈知微去走一趟过场便罢。
沈知微以为自己还要上去讲两句,谁知道这也不用,一来沈知微嗓门没那么大,二来不安全,谁知道兵卒之中会不会藏着细作,叫那些兵卒远远看上一眼便罢。
沈知微很担心这样一来,最后的参与度还是不合格,但她也没办法再强求,胡幼安说得有道理,万一真出事就麻烦了。
“只是单纯走一趟,真的能鼓舞士气,让泰晟候的人心生畏惧吗?”
沈知微在出发前还不太自信,要是换做她,为大王拼命,结果大王只是过来走一圈,话都没说半句,别说鼓舞士气,她不就此摆烂,那都叫心理素质过硬。
“当然,大王放心,天子之威,天下俯首。”
胡幼安与沈知微的想法截然不同,她非常肯定泰晟候会害怕,兵卒们会愿意为大王舍去生命,夺得胜利。
因为她此刻心中便是如此想法,天子亲自到场,泰晟候若还负隅顽抗,只会令人发笑。
泰晟候知晓天子车架到了军营,甚至还会一路跟着到泰晟前才回景昌后,确实如胡幼安所想一般,被吓得面上惨无血色,甚至起了开城投降的心。
或许大王看在他如此乖顺的份上,还会给他留一条命。
只是这种想法,被他夫人制止了。
泰晟候的夫人出身汴国,姓姜,算起关系来,当是汴国国君的堂姐。
她一心为母国,泰晟候这些年来和汴国关系好,她在其中出力极多。
晟姜多有急智,她在家中时常被父兄问策,嫁到泰晟来,本意是为汴国拿下泰晟,一旦各地诸侯起事,汴国能瞬间将手伸到天子眼下,或能第一个抢到天子之位。
加之泰晟四通八达,无论是哪儿的消息,都能在最快的时间传到泰晟,这才令晟姜愿意下嫁。
泰晟候如此无能,仅仅是听闻天子到来就吓得想要投降,令晟姜满脸冰霜,眉眼间更添了几分锐利。
她冷哼一声,嘲讽道:“天子还未至,只东风吹来,泰晟君便怕了。泰晟君莫不是忘了曾经对汴国的承诺,天子不能得罪,汴公便能随意应付了?”
第28章 目标杀敌立功! 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立……
泰晟候哪里敢对汴公不敬。
他连那个弱小的天子都打不过,更不要说雄踞一方的大诸侯,他苦着一张脸,原本还算白皙好看的长相,此刻充满了苦涩,鬓角星星白发,预示着他年纪已经不小了。
他这些年来,膝下一直只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是未来的继承人,小儿子则被送去汴国为质,一转眼已经多年未见。
想到天生病弱的小儿子,泰晟候动摇的内心坚定了些许,可他一想到天子亲临,还是被庞大的压力压得抬不起头来。
“夫人又何必说这样的话,你我夫妻多年,难道夫人还不清楚吾对汴公的敬仰之心吗?”
晟姜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从她面上,看不出她的心思。
她只是用一双深沉的眼眸注视着泰晟候,看得本就心虚的泰晟候满头大汗。
好半晌她才开口道:“泰晟君,如今天子攻泰晟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相信很快汴公就会派兵来助,无论如何,守好城门,等汴军过来就好。”
“当真?汴公愿意派来援军?”
泰晟候一喜,当即也顾不上去打量晟姜的神情了,他之所以害怕天子,还不是因为他手底下那点儿兵根本无法跟天子抗衡!
而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手底下的兵岂止是打不过天子,压根就是不想跟天子打仗,那些兵卒的家大多就在景昌附近,无论是打赢还是打输,他们以后都回不去了。
这场仗压根打不赢,泰晟候因此而焦虑。
如果汴国派援军过来,那就不一样了,汴国兵卒出了名的强大,不然汴国不会成为如今最为强大的七个诸侯国之一。
那些汴国出身的兵卒,也不会顾虑天子的身份,他们只听从汴公的命令。
“那还有假?泰晟君静候佳音即可。”
“好好好!夫人当真乃世上少有的贤良聪慧之人,吾有夫人,便是自有相国!”
“吾之才学多有不足,怎能与相国相比?国君说笑了,诸事繁多,君当多注重自身。”
又说了两句夫妻间互相关心的妥帖话,泰晟候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等他一走,晟姜脸上的笑如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不屑与一丝焦急。
她将自己心腹唤来,通知下去,这几日连忙收拾好行礼,趁着天子大军未至,趁夜逃走!
“夫人,国君他……”
心腹随晟姜嫁入泰晟多年,陡然离开,略有不舍,且晟姜与泰晟候还有婚约在身,这样直接跑了,传出去天下人会耻笑晟姜。
“只说吾去汴国搬救兵,救兵未到,泰晟候守城失利,破城而亡,吾在汴国为他守寡便是。”
晟姜已经看清楚了泰晟候懦弱的底色,她也明白,在这个节骨眼上,不会有任何一个诸侯愿意向泰晟伸出援手。
因此,这救兵是永远也等不到了,与其留下来等城破,与这座城共存亡,不如赶紧归家,另做打算。
晟姜反正不会傻呵呵地等在这儿。
“喏,夫人,可要同世子说一声?”
之前她为说服大王,已经将此事说得清楚明白,大王不可能是没听懂。
沈知微还在期待地看着胡幼安,她哪里是没听懂,她是压根没听到。
上课不认真的后果就是这样。
胡幼安对上大王似乎充满期许的目光,心里咯噔一声,连忙正色道:“大王,汴国国君性情谨慎,且安国与汴国比邻而居,以防安国生事,汴国应当会稳重抉择。”
胡幼安总觉得大王是想要打起来的,这可不行,光凭她手里拿几百人,拿下泰晟绰绰有余,对上汴国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大王虽年幼,但却有壮志,为此壮志,胡幼安许下承诺,道:“还请大王多给奴一段时日,大王拿出军功晋升之法,现在军中众人都想着为大王立功呢。”
早晚有一日,她会领兵踏破汴国国境,为天子夺回失地。
沈知微没想太多,听见胡幼安说汴国不会下场,就彻底放心了。
“嗯,既如此,此次攻泰晟,予要同去。”
“什么!大王,万万不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大王身份贵重,景昌还没有到需要大王上战场的地步!”
胡幼安连忙否决了沈知微上战场的要求,并且言辞恳切地为沈知微分析利弊,让她知道自己多重要,决不能有失。
沈知微当然知道她不应该去战场,可现在是特殊事件开启期间,而她刚刚拿了一个sr,就因为她没上战场。
这次能不能赚到一个亿的外快,全看她愿不愿意出门了。
“予不会正面对敌,此次汝领兵攻城,乃是以少数战多数,占尽劣势,若予不去,士气必会受挫。”沈知微说罢,见胡幼安还要继续拒绝她,便接着说道:“予知晓因军功可封爵一事,军中士气高涨,可攻城时,进攻一方本就多有不足,景昌攻城器械倒是有,但面对高耸的城墙,没有几倍于敌方的兵卒,想要顺利攻下,很是困难。”
一般来说,攻城时应该拥有将近十倍于敌方的兵力才能稳妥,打仗本就是看天时地利人和,客场作战,敌方有城墙之利,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上若是不能碾压对方,那无论怎么看,都是一场地狱级别的战斗。
胡幼安有信心攻下泰晟,是因为泰晟的城墙没有那么高,泰晟的兵也没那么多。
最关键是,面对天子之师,泰晟的兵一开始就没底气,所以在士气上,胡幼安的兵碾压对方。
如果沈知微去到泰晟,亲自坐镇后方,胡幼安甚至有信心不费一兵一卒,就将泰晟拿下。
天子是名正言顺的天下共主,泰晟候和他的兵有几个胆子,敢跟天子正面硬刚?
可还是那句话,太危险了。
战场并不是一个老实待在后方,就能确保安全的地方,战斗时,营地不是绝对安全,万一有人领兵来袭,粮草和军械都会出现损失,更有可能被敌人前后包抄。
所以在战时,营地的压力并不小,也很危险。
胡幼安宁愿兵卒有牺牲,也不想大王被伤到一根毫毛。
沈知微坚持要去,她也想明白了,在这件事上,她去的好处远超她不去的弊端,不光是她去能鼓舞士气。
更是因为沈知微觉得,她以后很难遇到去战场还能不提刀杀人的特殊事件了。
这次的ssr结局的一亿外快,她赚定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沈知微被一亿的光芒迷惑了,她愿意去冒险。
胡幼安无法违背大王的意愿,因此此事便算是定下了。
不过为了沈知微的安全,胡幼安说什么都不允许开战后沈知微还在营地,这次沈知微的行为,被定义为战前动员,沈知微去走一趟过场便罢。
沈知微以为自己还要上去讲两句,谁知道这也不用,一来沈知微嗓门没那么大,二来不安全,谁知道兵卒之中会不会藏着细作,叫那些兵卒远远看上一眼便罢。
沈知微很担心这样一来,最后的参与度还是不合格,但她也没办法再强求,胡幼安说得有道理,万一真出事就麻烦了。
“只是单纯走一趟,真的能鼓舞士气,让泰晟候的人心生畏惧吗?”
沈知微在出发前还不太自信,要是换做她,为大王拼命,结果大王只是过来走一圈,话都没说半句,别说鼓舞士气,她不就此摆烂,那都叫心理素质过硬。
“当然,大王放心,天子之威,天下俯首。”
胡幼安与沈知微的想法截然不同,她非常肯定泰晟候会害怕,兵卒们会愿意为大王舍去生命,夺得胜利。
因为她此刻心中便是如此想法,天子亲自到场,泰晟候若还负隅顽抗,只会令人发笑。
泰晟候知晓天子车架到了军营,甚至还会一路跟着到泰晟前才回景昌后,确实如胡幼安所想一般,被吓得面上惨无血色,甚至起了开城投降的心。
或许大王看在他如此乖顺的份上,还会给他留一条命。
只是这种想法,被他夫人制止了。
泰晟候的夫人出身汴国,姓姜,算起关系来,当是汴国国君的堂姐。
她一心为母国,泰晟候这些年来和汴国关系好,她在其中出力极多。
晟姜多有急智,她在家中时常被父兄问策,嫁到泰晟来,本意是为汴国拿下泰晟,一旦各地诸侯起事,汴国能瞬间将手伸到天子眼下,或能第一个抢到天子之位。
加之泰晟四通八达,无论是哪儿的消息,都能在最快的时间传到泰晟,这才令晟姜愿意下嫁。
泰晟候如此无能,仅仅是听闻天子到来就吓得想要投降,令晟姜满脸冰霜,眉眼间更添了几分锐利。
她冷哼一声,嘲讽道:“天子还未至,只东风吹来,泰晟君便怕了。泰晟君莫不是忘了曾经对汴国的承诺,天子不能得罪,汴公便能随意应付了?”
第28章 目标杀敌立功! 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立……
泰晟候哪里敢对汴公不敬。
他连那个弱小的天子都打不过,更不要说雄踞一方的大诸侯,他苦着一张脸,原本还算白皙好看的长相,此刻充满了苦涩,鬓角星星白发,预示着他年纪已经不小了。
他这些年来,膝下一直只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是未来的继承人,小儿子则被送去汴国为质,一转眼已经多年未见。
想到天生病弱的小儿子,泰晟候动摇的内心坚定了些许,可他一想到天子亲临,还是被庞大的压力压得抬不起头来。
“夫人又何必说这样的话,你我夫妻多年,难道夫人还不清楚吾对汴公的敬仰之心吗?”
晟姜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从她面上,看不出她的心思。
她只是用一双深沉的眼眸注视着泰晟候,看得本就心虚的泰晟候满头大汗。
好半晌她才开口道:“泰晟君,如今天子攻泰晟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相信很快汴公就会派兵来助,无论如何,守好城门,等汴军过来就好。”
“当真?汴公愿意派来援军?”
泰晟候一喜,当即也顾不上去打量晟姜的神情了,他之所以害怕天子,还不是因为他手底下那点儿兵根本无法跟天子抗衡!
而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手底下的兵岂止是打不过天子,压根就是不想跟天子打仗,那些兵卒的家大多就在景昌附近,无论是打赢还是打输,他们以后都回不去了。
这场仗压根打不赢,泰晟候因此而焦虑。
如果汴国派援军过来,那就不一样了,汴国兵卒出了名的强大,不然汴国不会成为如今最为强大的七个诸侯国之一。
那些汴国出身的兵卒,也不会顾虑天子的身份,他们只听从汴公的命令。
“那还有假?泰晟君静候佳音即可。”
“好好好!夫人当真乃世上少有的贤良聪慧之人,吾有夫人,便是自有相国!”
“吾之才学多有不足,怎能与相国相比?国君说笑了,诸事繁多,君当多注重自身。”
又说了两句夫妻间互相关心的妥帖话,泰晟候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等他一走,晟姜脸上的笑如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不屑与一丝焦急。
她将自己心腹唤来,通知下去,这几日连忙收拾好行礼,趁着天子大军未至,趁夜逃走!
“夫人,国君他……”
心腹随晟姜嫁入泰晟多年,陡然离开,略有不舍,且晟姜与泰晟候还有婚约在身,这样直接跑了,传出去天下人会耻笑晟姜。
“只说吾去汴国搬救兵,救兵未到,泰晟候守城失利,破城而亡,吾在汴国为他守寡便是。”
晟姜已经看清楚了泰晟候懦弱的底色,她也明白,在这个节骨眼上,不会有任何一个诸侯愿意向泰晟伸出援手。
因此,这救兵是永远也等不到了,与其留下来等城破,与这座城共存亡,不如赶紧归家,另做打算。
晟姜反正不会傻呵呵地等在这儿。
“喏,夫人,可要同世子说一声?”